徐祯卿是明代诗人,字昌谷,被后人誉为“吴中诗冠”。
徐祯卿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他与李梦阳、何景明等文人的交往上。他们共同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理念,这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诗歌创作方面,徐祯卿擅长五言律诗,其作品清新脱俗,深受人们喜爱。
徐祯卿是明代诗人,字昌谷,被后人誉为“吴中诗冠”。
徐祯卿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他与李梦阳、何景明等文人的交往上。他们共同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理念,这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诗歌创作方面,徐祯卿擅长五言律诗,其作品清新脱俗,深受人们喜爱。
夏夜 簟有微凉酒半醒,篝灯欲灭影犹青。 不知细雨疏帘外,何处飞来一点萤。 注释: - 簟(diàn):竹席。 - 微凉:微冷。 - 酒半醒:酒还没有完全醒来。 - 篝灯:用火把照明。 - 欲灭:快要熄灭。 - 影犹青: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还很清晰。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首先描绘了竹席上的清凉感觉和半醉的自己,接着描写了微弱的烛光下,自己的倒影仍很清晰
【注释】 鞅:马缰绳,这里指代人。 槿:一种灌木,花白色。 停轸:车停下,轸是古代车轮的中心部分,这里比喻人停止活动。 报书:送信。 清风北窗:清凉的风从北窗吹入,形容居室清静舒适。 高枕:枕头高高地放在头下。 【译文】 想要远离尘世的纷扰,说要去野外居住。 短篱与树齐,树槿也修剪得平平整整;新水曲折流经,渠口也修得直直正正。 世俗之人不停留,他们没有停歇的欲望;隐居的人有来信
杨兰亭奉使北上 出关称使者,知是弃繻生。 凤诏从天下,楼船截海行。 五云还入梦,千里欲遄征。 到处逢迎是,无劳念去程。 译文: 杨兰亭奉命前往北方,他出关时被称为使者,知道这是他离开家乡的告别仪式。 皇帝的诏书来自全国各地,楼船在海上航行拦截敌军。 梦中仿佛回到了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沿途各地官员都来迎接他,没有一个人为他准备行装。 但他并没有为此感到烦恼
徐祯卿是明代诗人,字昌谷,被后人誉为“吴中诗冠”。 徐祯卿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他与李梦阳、何景明等文人的交往上。他们共同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理念,这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诗歌创作方面,徐祯卿擅长五言律诗,其作品清新脱俗,深受人们喜爱
徐晟(公允)是明代的诗人。 字公允,海盐人,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徐晟与朱祚齐名,大参王公衡延之和汉隽都曾称赞他。徐晟还被后人称为《徐汉书》,这部书记载了他的诗作。他著有诗集名为《燕石存稿》,其中收录了他创作的1首诗歌
徐祯卿是明代诗人,字昌谷,被后人誉为“吴中诗冠”。 徐祯卿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他与李梦阳、何景明等文人的交往上。他们共同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理念,这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诗歌创作方面,徐祯卿擅长五言律诗,其作品清新脱俗,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