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符,原名陈泰来,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59,卒于公元1594
明浙江平湖人,字伯符,一字上交,别号员峤。
万历五年进士。
授顺天教授,进国子博士,见执政与言官相对立,上书劝告,因而五年不调。
十三年,马应图疏论执政,泰来被诬曾为之点定奏章,引疾归。
久之累官礼部员外郎。
以疏救赵南星,谪饶平典史。
有《员峤集》。
生卒年:1559-1594
伯符,原名陈泰来,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59,卒于公元1594
明浙江平湖人,字伯符,一字上交,别号员峤。
万历五年进士。
授顺天教授,进国子博士,见执政与言官相对立,上书劝告,因而五年不调。
十三年,马应图疏论执政,泰来被诬曾为之点定奏章,引疾归。
久之累官礼部员外郎。
以疏救赵南星,谪饶平典史。
有《员峤集》。
生卒年:1559-1594
黄云四合角声哀,擐甲先登烽火台。 十道控弦齐落马,幕中宾客上功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塞曲二首 其一 - 黄云四合:描绘了一幅秋日的边塞景象,天空中黄云密布,气氛显得压抑而悲凉。黄云四合,形容天气阴沉,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或战事。 - 角声哀:角声通常在古代用于军事信号,这里的“哀”字表达了角声带来的不仅是警告,还有深深的忧伤和不舍。这可能是因为角声常常伴随着战事的临近或结束。 -
【注释】 黄檗:山名,在江西省。 千峰万峰:形容山峰很多。 穿雨密:穿行在密集的雨中。 度云重:越过厚厚的云雾。 雾隐迷全豹,山灵泽亢龙:指云雾弥漫,使人难以看清全豹;山神灵异,能够控制亢龙。 登绝巘:登上最高的山峰。着(zhuó)处见从容:到达山顶时显得轻松自如、从容不迫。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历庐山时所作,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首联“不识”两句写景
《塞下曲·其二》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哀笳动地逼长城:哀笳动地指的是凄凉的军号声震动了大地,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壮的感觉。逼长城则表达了军队逼近长城的场景,强调了战争的紧迫和严峻。 2. 细柳营中辄夜惊:细柳营中指的是驻扎在细柳附近的军营,辄夜惊则形容夜间经常被突然的声音惊醒,暗示了军营中的戒备状态和紧张的氛围。 3.
【注释】 英名震九垓:指魏懋中(字子建)在朝中声名显赫。英名,英雄豪杰的声誉。 洛阳才:洛阳才人,指魏懋中。洛阳才人,古代洛阳城中的人才。 山公署:即王武卫府,魏晋时王敦为避司马睿而改封南昌郡,称南昌王,其门客称为“山公”。 肮脏应非子建哀:意谓魏懋中虽遭贬谪,但不应像曹操的儿子曹丕那样因受牵连被贬到彰县,他应该得到应有的待遇。肮脏,清高。 萝薜云深休自恋:萝薜,藤萝植物,古人常用以喻隐士
注释: 怀周元孚民部:怀念民部尚书周元孚。 周郎文武备:周瑜文武双全,有勇有谋。 间气起蕲黄:间气指天时,蕲黄指地名,这里比喻周瑜的才能。 倒峡春涛壮:形容三峡大水澎湃,声势浩大。 凌霄紫色长:紫霄指紫微宫,古代传说中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政治清明,国运昌盛。 人谁似匡弼:谁能像辅佐明君治理国家一样辅佐我。 天不老冯唐:天不会因为冯唐年老而改变对他的评价。 湘水行吟日,应知笑楚狂
【注释】 ①乾坤:天地。②散人:指隐士。③家:居所,家世。④吴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⑤紫桂:传说中的仙果。⑥八公侣:指神仙八公的伴侣。⑦拔白雪舍:语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后以“鲲”为大鱼之典。⑧雪:指仙山之巅的雪。⑨无休暇:没有闲暇的时间。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诗,意在赞颂揭山人为道者而甘苦自若、矢志不移的精神风貌
注释: 端午节到了,我在客中度过。我邀请孩子们去打酒,在菖蒲水边泛舟。虽然家园离我很近,但此时我却无心欣赏,因为我的心中只有端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这一天的情景。他在家中度过了一个没有粽子的端午节,原因是他在旅途中过节,与家人不能团聚。然而,尽管他身处异地,他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庆祝节日。他邀请孩子去购买酒和菖蒲,然后在水边泛舟。他甚至用艾虎和朱丝来装饰自己的生活。虽然家乡近在咫尺
华萚是明代的诗人,字祖芳,号集义,是明时的无锡人。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其诗词作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 华萚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其诗作数量可观,且风格独特。据《吟篷卷》记载,他的作品数量众多,这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勤奋与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他的创作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能够根据当时的情感变化和社会背景进行灵活运用。这种创作上的自由度和开放性
袁懋谦是明代的诗人。他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字吉卿,出生于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袁坊人,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政治人物。 袁懋谦的生平和事迹在史料中记载不多,但他的诗歌创作则较为丰富,留下了包括《拟古二首》、《渡彭蠡·鄱湖百丈锁蛟宫》等在内的多首诗作。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袁懋谦擅长运用古典意象,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哲思。他的诗风既有文人骚客的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