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东蓬莱人,号竹庵,一号行庵。
陈鼎子。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行人,擢御史。
沉静自守,不事趋谒。
尝以钱法及盐政事劾锦衣卫陆炳。
累升总督陕西、宣大军务,守边甚严,击斩叛人丘富等。
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致仕归。
卒谥恭靖。
生卒年:约1513-1593
明山东蓬莱人,号竹庵,一号行庵。
陈鼎子。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行人,擢御史。
沉静自守,不事趋谒。
尝以钱法及盐政事劾锦衣卫陆炳。
累升总督陕西、宣大军务,守边甚严,击斩叛人丘富等。
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致仕归。
卒谥恭靖。
生卒年:约1513-1593
【注释】 防秋:指边防。登嘉峪关楼:登上嘉峪关的城楼,以监视敌情。紫峪:指河西走廊西侧的一条大河,即甘肃境内的弱水。横霄:形容山势高耸入云。客路:旅途中行人所走的路程。壮怀:豪壮的胸襟和怀抱。长啸:放声长鸣。对:面对。秋蓬:秋天枯落的蓬草。风翻云海:形容云海翻滚。寒烟外:指云雾弥漫在天边。雪涨:积雪堆积。天山:指天山山脉。夕照:傍晚的夕阳。回纥:古代西北民族名,这里泛指南方各族。叩关
【注释】 苍茫:广阔无际貌。 西海:指嘉峪关西的沙漠。 多病书生愧抱关:我年老多病,有负关中重托,惭愧啊! 抱关:抱守关隘,守卫边疆。 日暮倚楼风万里:太阳落山时,凭楼远眺,只见万里风沙。 弹铗(jié):古人以铗自喻,意即怀才不遇。铗:剑把。 玉垒:指嘉峪关。 金城:指甘肃兰州一带。 守捉(zhù bǔ):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 刁斗:军中更鼓。 【赏析】
【注释】 1. 铁骑:指骑兵。 2. 佩刀:佩戴的刀。 3.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 4. 亭皋:水边平地。 5. 黄云脊:山脊上覆盖着黄色的云雾。 6. 白雪尻:山腰积雪像白色的臀部。 7. 属国书:指朝廷下诏给边疆属国的书信。 8. 磨崖剑气:形容剑气冲天,气势磅礴。 9. 二毛:指两鬓已白,这里借指老。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嘉峪关雄壮的景象
郭登庸(?—1472年)是明代的诗人。 郭登庸,字元登,濠州钟离临淮(今安徽凤阳临淮关镇)人。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将领,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郭登庸自幼博闻强记,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不仅内容涉及军事策略和政治见解,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郭登庸的军事才能同样值得一提。在土木堡兵败后,面对边将畏缩不前的困境,郭登洞察敌情,以少胜多,振奋了军气
陈际泰是明代的诗人,字大士,号方城,生于1567年,卒于1641年。他是“临川四大才子”之一,其父亲陈仪生在福建汀州武平教书为业,陈际泰因此出生并成长于该地。陈际泰的家境贫寒,幼年时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入学府读书,而是通过自学和向邻居小孩借书来学习。这种经历让他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 以下是关于陈际泰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影响的具体分析: 1. 生平背景: - 陈际泰出生于明末的一个文人家庭
明湖广武陵人,字宗禹。 弘治九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转员外郎,善决狱。 正德时知漳州,下车不久,即查获奸吏,置诸法。 在任修府志,浚龙溪陂。 累擢云南按察使。 嘉靖初巡抚江西,官至兵部侍郎。 五十八岁致仕归。 居高吾山下,自号高吾子。 有《静芳亭摘稿》、《治世余闻》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