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广武陵人,字宗禹。
弘治九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转员外郎,善决狱。
正德时知漳州,下车不久,即查获奸吏,置诸法。
在任修府志,浚龙溪陂。
累擢云南按察使。
嘉靖初巡抚江西,官至兵部侍郎。
五十八岁致仕归。
居高吾山下,自号高吾子。
有《静芳亭摘稿》、《治世余闻》等。
生卒年:1474-1555
明湖广武陵人,字宗禹。
弘治九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转员外郎,善决狱。
正德时知漳州,下车不久,即查获奸吏,置诸法。
在任修府志,浚龙溪陂。
累擢云南按察使。
嘉靖初巡抚江西,官至兵部侍郎。
五十八岁致仕归。
居高吾山下,自号高吾子。
有《静芳亭摘稿》、《治世余闻》等。
生卒年:1474-1555
伏波遗庙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译文: 伏波将军的庙宇在何处建立,已经无从考证,现在只留下古旧的营墙存在。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是自然显露的功绩,但当风雨交加的时候,人们却感到天色昏暗。虽然马革裹尸是将军一生的志向,但是像周朝的鲍叔牙那样的忠诚和诚信却被世人质疑。为何汉代的英明君主仍然怀有被冤枉的痛苦。 注释: 1.
【注释】 (1)嘉树何年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棵橘树什么时候种的?嘉树指好树,这里指橘树。 (2)秋风万顷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秋风里,那片橘子树林一片金黄。 (3)寒沙频弄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秋风吹过的时候,那沙地不断闪烁着影子。 (4)落日远浮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夕阳西下,那落日的光芒在水面上飘荡。 (5)锡贡珍堪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珍贵的贡品是值得效仿的。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枉山称福地,郡乘托高名。 - 枉山:地名,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福地:表示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吉祥之境。 - 郡乘:指代当地行政长官或官员。托高名:意指该地方因有高官治理而显得更加繁荣昌盛。 2. 无意居宸极,何心来楚荆。 - 宸极:指帝王居住的地方,比喻高位。楚荆:古地名,此处可能指湖北一带。 - 这两句表达的是,由于无心于高位,故不常来此。 3. 林深青嶂合
这首诗是梁元帝萧绎的作品,名为《咏梁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对语音还滑,幽飞态自生。 注释:燕子的声音清脆悦耳,飞翔时姿态优雅自然。 2. 楼檐营垒易,舞席落花轻。 注释:楼檐上的燕子筑巢很容易,飞舞时的轻盈如同落在花瓣上的雪花。 3. 皎月庄姜恨,回风汉后情。 注释:明亮的月光下,燕子仿佛在为逝去的庄姜(即庄姜妃)感到遗憾,而回风中似乎带着汉朝皇后的情感。 4.
诗句释义: 1. 紫燕重来日,青春欲半时。 - “紫燕”指的是燕子的别称,“重来日”表示燕子又回到了这里。 2. 泥融巢未葺,风细语还迟。 - “泥融”意味着春天泥土融化,适合筑巢;“未葺”表示还没有完全修补好。 3. 岂恋华轩稳,应怀故主知。 - “华轩”是华丽的楼台,燕子可能并不留恋这里的环境安稳。 4. 夙心异蜂蝶,冷暖逐花枝。 - “夙心”是指一直以来的愿望或心意,而燕子与蜂蝶、花枝不同
【注释】 丁亥:农历年。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也指岁末年终。 相催:催促,使……快些。又:再一次。 烧(hàn)灯:点蜡烛照明。聊:姑且,暂时。共:一起。 酌酒:斟酒。向:面对。先:领先、首先。 爆竹声传急:爆竹一声紧似一声,传来的声音急促。 梅花影:指窗前梅花的影子。对:映照,偏:不直,偏斜。 诘朝:清晨。拜正旦:到天亮时去祭拜太阳。赞尧天:歌颂美好的明天。 【赏析】 《丁亥除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戊子除夕”,这是要求考生分析诗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赏析。 (1)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戊子除夕”,这是要求考生分析诗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注释】 喜雨:喜欢下雨。吴贰守:指唐代诗人李嘉佑,字方域,号贰守。 好雨:及时的雨水。朝:早晨。注:水从高处流下的样子。檐声:屋檐上的雨声。彻夜:整夜。同:和谐,协调。 鹁鸠(bó jué)鸣更急:鹁鸠是布谷鸟的一种叫声,这里借以形容鸟儿的鸣声急促而有力。更:更加。 蚁子穴犹封:蚂蚁筑穴的泥土尚未完全干透,被风吹动而露出洞口。犹:仍旧。封:封闭,覆盖。 物荷(hè)回枯力
莱公甘泉 古寺一掬水,孤臣万里心。 国恩终不负,帝赫若为临。 胜地神应秘,高风世所钦。 匪人亦饕酌,声迹自消沈。 译文: 在古寺的一瓢清澈的水映衬下,一位孤独的大臣心怀万里之愁。国家的恩泽终究不会辜负他,皇帝威严如在咫尺。这美好的胜地自有神灵守护着它的秘密,高尚的风范被世人所敬仰。那些非分的人也会来品尝这美酒,他们的行为和名声最终会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古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对每句诗进行赏析。此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指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再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最后点出运用这些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 “河洑关初启”意思是说春天刚刚来临,河洑关才刚刚开启;
郭登庸(?—1472年)是明代的诗人。 郭登庸,字元登,濠州钟离临淮(今安徽凤阳临淮关镇)人。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将领,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郭登庸自幼博闻强记,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不仅内容涉及军事策略和政治见解,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郭登庸的军事才能同样值得一提。在土木堡兵败后,面对边将畏缩不前的困境,郭登洞察敌情,以少胜多,振奋了军气
陈际泰是明代的诗人,字大士,号方城,生于1567年,卒于1641年。他是“临川四大才子”之一,其父亲陈仪生在福建汀州武平教书为业,陈际泰因此出生并成长于该地。陈际泰的家境贫寒,幼年时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入学府读书,而是通过自学和向邻居小孩借书来学习。这种经历让他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 以下是关于陈际泰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影响的具体分析: 1. 生平背景: - 陈际泰出生于明末的一个文人家庭
明湖广武陵人,字宗禹。 弘治九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转员外郎,善决狱。 正德时知漳州,下车不久,即查获奸吏,置诸法。 在任修府志,浚龙溪陂。 累擢云南按察使。 嘉靖初巡抚江西,官至兵部侍郎。 五十八岁致仕归。 居高吾山下,自号高吾子。 有《静芳亭摘稿》、《治世余闻》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