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京是一位明代著名诗人。
字德宣,号午江、二余。他出生于1499年,卒于1552年,是江苏太仓人。陈如京的仕途颇为显赫,他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随后历任知侯官县和福建布政使参议等职,以清介著称,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
陈如京是一位明代著名诗人。
字德宣,号午江、二余。他出生于1499年,卒于1552年,是江苏太仓人。陈如京的仕途颇为显赫,他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随后历任知侯官县和福建布政使参议等职,以清介著称,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
【注释】: 1. 委秋赤城衙斋晚眺:委秋,指秋天。赤城,山名。衙斋,官署。晚眺,傍晚眺望。 2. 北望仙山一带斜:仙山,传说中有神仙居住的山。 3. 千岩分映赤城霞:千岩,形容岩石众多。分映,互相映衬。赤城霞,指红色的山。 4. 山隈隐处茅茨出:山隈,山边。隐处,偏僻的地方。茅茨,用茅草盖的房屋。 5. 村径低回薜荔遮:村径,指乡村的小路上。低回,弯曲曲折的样子。薜荔,一种植物。 6.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花的七绝诗,描绘了落花飘舞的美丽景象。首联写春已阑珊,百花凋谢,万树阴阴,绮霞浮水,波澜荡漾;颔联写落花随风起舞,散作香魂;颈联写花瓣飘零,红雨急下,金铃忘缀,绛苔残损;尾联写不知游冶寻芳处,无限葳蕤藉锦鞍。“银蒜”指柳叶,暗用《洛神赋》中洛水之神宓妃折柳赠别的故事。“红雨”喻落花如雨纷纷而下。 【答案】 译文: 万树浓荫映衬着春天的结束,绚丽的彩霞映照在波涛之上泛起了涟漪
陈如京是一位明代著名诗人。 字德宣,号午江、二余。他出生于1499年,卒于1552年,是江苏太仓人。陈如京的仕途颇为显赫,他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随后历任知侯官县和福建布政使参议等职,以清介著称,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
陈士鹄是明代的诗人。 字季方,是明朝著名的文人和诗人。他不仅以其诗作闻名,还曾担任过官职,对文学与政治都有涉猎。陈士鹄的生平经历丰富,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之态,展现了明代诗人多样的艺术风貌
陈如京是一位明代著名诗人。 字德宣,号午江、二余。他出生于1499年,卒于1552年,是江苏太仓人。陈如京的仕途颇为显赫,他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随后历任知侯官县和福建布政使参议等职,以清介著称,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