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仙山一带斜,千岩分映赤城霞。
山隈隐处茅茨出,村径低回薜荔遮。
桐树早凋风似雨,枫林晚醉叶疑花。
坐来不觉烟光暝,回首西峰散暮鸦。
【注释】:
- 委秋赤城衙斋晚眺:委秋,指秋天。赤城,山名。衙斋,官署。晚眺,傍晚眺望。
- 北望仙山一带斜:仙山,传说中有神仙居住的山。
- 千岩分映赤城霞:千岩,形容岩石众多。分映,互相映衬。赤城霞,指红色的山。
- 山隈隐处茅茨出:山隈,山边。隐处,偏僻的地方。茅茨,用茅草盖的房屋。
- 村径低回薜荔遮:村径,指乡村的小路上。低回,弯曲曲折的样子。薜荔,一种植物。
- 桐树早凋风似雨:桐树,指桐树上的花落叶子。凋,枯萎。风似雨,风如雨般猛烈。
- 枫林晚醉叶疑花:枫林,指枫树的树林。晚醉,晚上喝醉了酒。叶疑花,树叶好像花朵一样。
- 坐来不觉烟光暝:坐来,坐着的时候。暝,黄昏时。
- 回首西峰散暮鸦:回首,回头看。西峰,西边的山峰。暮鸦,黄昏时归来的乌鸦。
【赏析】:
《秋夕望》是唐代诗人许棠的作品。这首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傍晚时分站在山岗上远眺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北望仙山一带斜”,描写了诗人站在高处向北眺望的景象。“仙山”一词给人以神秘而美丽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象那仙境般的美景。“一带斜”则表现了山峦起伏、层次分明的美感。这两句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为全诗奠定了优美的基调。
次句“千岩分映赤城霞”,描写了诗人继续眺望的景象。千岩指的是众多的山石,分映则是指互相映衬。赤城的霞是指红色的山,这里暗指仙山。这两句诗通过对山石和红色山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山隈隐处茅茨出”,描写了诗人发现隐藏在山边的小屋的情景。山隈指的是山边的小路,隐处则是指隐蔽之处。茅茨是指用茅草盖的房顶,这里指小屋。这两句诗通过对小房子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四句“村径低回薜荔遮”,描写了诗人漫步在乡村小路上的情景。村径指的是乡村的小路,低回则是弯弯曲曲的意思。薜荔是一种植物,这里指覆盖在路上的植物。这两句诗通过对小路和植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第五句“桐树早凋风似雨”,描写了诗人看到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情景。桐树指的是梧桐树,早凋则是指提前凋零。风似雨则形容风的猛烈。这两句诗通过对树木和风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敬畏之情。
第六句“枫林晚醉叶疑花”,描写了诗人站在枫树林中陶醉其中的情景。枫林指的是红叶满林的景象,晚醉则是指沉醉其中的感觉。叶疑花则形容树叶如同花朵一样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枫树林和树叶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最后一句“坐来不觉烟光暝”,描写了诗人在欣赏完美丽的景色后的心情。坐来则是指坐下来的时间,不知不觉则是指时间过得很快。烟光暝则是指夜晚来临时分的朦胧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