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有隐见,达者蹈其幽。
傥悉起岩廊,何人卧林丘。
尧舜相为贵,重贻箕颍羞。
放情山水间,四岳等云浮。
一瓢犹自多,涤耳恶来求。
欲饮惧污犊,鞭之趋上流。
胡为今昔人,往往重斯俦。
不难官稷契,未易屈巢繇。
巢父许由
隐士高风传世颂
- 诗作原文与注释
- 原文: 吾道有隐见,达者蹈其幽。傥悉起岩廊,何人卧林丘。尧舜相为贵,重贻箕颍羞。放情山水间,四岳等云浮。一瓢犹自多,涤耳恶来求。欲饮惧污犊,鞭之趋上流。胡为今昔人,往往重斯俦。不难官稷契,未易屈巢繇。
- 注释:
- “吾道”指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之道。
- “达者”指理解并践行这种道的人。
- “蹈其幽”意指深入探索和实践这种道。
- “起岩廊”形容山崖洞穴,比喻隐居之地。
- “何人”指谁,暗示隐居之人的不凡。
- “箕颍”指箕子和颍水地区的历史人物,此处借指贤人。
- “四岳”指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四大名山,象征高尚的志向。
- “一瓢”指用一葫芦水,象征清高的生活态度。
- “涤耳”意为洗净耳朵听声音,比喻追求真理。
- “趋上流”意为向上爬,比喻进取心。
- “胡为”意为为什么,此处指为何要重视这些贤人?
- “稷契”指古代两位贤臣,分别管理农业和商业,强调治国的重要性。
- “屈巢繇”指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才能,此处批评那些无法坚守原则的人。
- 诗歌内容解析
- 诗歌开头提出“吾道有隐见”,表明作者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不显山露水地实践和领悟。接着,诗人描述了隐居者的高洁生活,如巢父和许由,他们不受世俗诱惑,过着简朴的生活。
- 诗歌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探讨了隐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描绘巢父和许由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之士高尚品德的赞扬。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理想和现实抉择的思考。
- 诗歌艺术特点
- 诗歌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四岳”象征高尚志向,“一瓢”象征清高生活,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 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
- 《巢父许由》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在那个时代,人们崇尚自然和道德,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衡。这首诗作体现了这一文化传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现代应用
- 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丰富了许多,但人们仍然面临着精神追求的挑战。这首诗鼓励现代人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