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皋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袁宗皋,字仲德,生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卒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他的一生与明朝的政治舞台紧密相连,曾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石首“三阁老”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其诗歌成就尤为突出。
袁宗皋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大量传世之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秋怀》一诗更是被赞誉为“神来之笔”,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才华。
袁宗皋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袁宗皋,字仲德,生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卒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他的一生与明朝的政治舞台紧密相连,曾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石首“三阁老”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其诗歌成就尤为突出。
袁宗皋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大量传世之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秋怀》一诗更是被赞誉为“神来之笔”,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才华。
【注释】 石城:指金陵(今南京市)。石城,即石头城。 梧桐秋:指深秋。梧桐树落叶早,故以之代秋。 不堪:难以承受。 直北:正北方向。 神州:古代对中原的称呼。这里指中国。 赏析: 此诗为登金陵古城堡石头城所作。首句写诗人多次登上了金陵城的石城,次句写秋天的雨打梧桐叶,第三句写乡愁难排,第四句说直北是神州大地,意谓自己虽身在异乡,但心向中原。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归之情
【注释】 山深:山中。野寺:山中的寺庙。幽:幽静。月落钟声早:月亮落下,钟声就响起了。寒城:冷清的城。残梦:指未成眠的梦。晓:天刚亮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个寺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幽静,钟声在寂静的夜里早早地响起。然后描写了从远处传来的钟声,把正在沉睡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使人们感到寒冷。最后一句“残梦晓”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夜晚深深的喜爱之情
袁宗皋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袁宗皋,字仲德,生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卒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他的一生与明朝的政治舞台紧密相连,曾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石首“三阁老”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其诗歌成就尤为突出。 袁宗皋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大量传世之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秋怀》一诗更是被赞誉为“神来之笔”
郭符申是明朝(1368年-1644年)的诗人。 郭符申,字子仪,号青莲居士,生于明朝洪武年间,卒于成化年间。他的一生虽短暂,却以其诗才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郭符申的诗作中,不乏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其中以《题寓园松径》最为著名。 郭符申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深邃的自然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题寓园松径》这首诗中,他不仅描写了松树随风起舞的景象
袁宗皋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袁宗皋,字仲德,生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卒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他的一生与明朝的政治舞台紧密相连,曾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石首“三阁老”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其诗歌成就尤为突出。 袁宗皋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大量传世之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秋怀》一诗更是被赞誉为“神来之笔”
袁徵是明代的诗人。 袁徵,字公白,号胥台,是明朝时期的诗人。他出生于明代,具体时间为1502年至1547年。袁徵生活在一个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为诗人们的才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袁徵本人的生平和创作活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风貌。 袁徵不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位贡生,这表明他在当时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他的诗歌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