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夏器,明代诗人。
傅夏器字廷璜,号锦泉,是明朝泉州南安锦田村的著名人物。他生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自幼读书勤奋,博学强记,成年后居紫帽山麓,23岁时即在嘉靖辛卯科(1531年)中举。嘉靖庚戌科(1550年)中会试第一名,授礼部主事等官职,历任光禄寺丞和吏部稽勋郎中。
傅夏器,明代诗人。
傅夏器字廷璜,号锦泉,是明朝泉州南安锦田村的著名人物。他生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自幼读书勤奋,博学强记,成年后居紫帽山麓,23岁时即在嘉靖辛卯科(1531年)中举。嘉靖庚戌科(1550年)中会试第一名,授礼部主事等官职,历任光禄寺丞和吏部稽勋郎中。
诗句:樽酒相逢意未穷,离亭行色更匆匆。 译文:在与友人的酒杯中相逢时,我们的心情还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之中,但转眼间我们便要踏上离别之路,匆匆前行。 注释:樽酒,指饮酒。相逢,即相遇,在这里指的是朋友或亲人之间的相聚。意未穷,表示心中的喜悦和期待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离亭,指离别的亭台或场所。行色,即行程。更匆匆,表示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要尽快离开。 赏析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春山春草芳,春日拂衣裳。” - 关键词:春山、春草、芳 - 注释:春天的大山、小草都散发着芬芳。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用“芳”来形容春天的草木,形象生动。 第二句:“开我东窗坐,试向东浦望。” - 关键词:开、窗户、东浦 - 注释:打开我的东边窗户坐着,试着向东边的江浦远眺。 - 赏析:诗人通过“开我东窗坐”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首句“昨夜东风上柳条”,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风是有意无意地拂过柳条的,柳条随风摇曳,仿佛在低语,告诉人们:春天来临了;第二句“万山明媚雪山消”,描绘出一幅万山万壑皆披绿装,雪峰融化、春水上涨、群山焕然一新的迷人图景;第三句“白云不解春中意”,写云朵不懂春天的心情,却依然那样悠闲自在地飘游着,似乎在对春风表示不满,而那一片片的云彩就像一群群轻盈的仙女
注释: 1. 炎薰解: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 2. 凉露飞:微风送来凉爽的露水,仿佛露珠在飞舞。 3. 开窗通月色:打开窗户可以看到皎洁的月光。 4. 卷幌引萤归:收起窗帘让萤火虫飞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情感。首先,他用“夏尽炎薰解”来形容夏天已经过去,炎热的天气已经结束。接着,他描述了夜晚的景象
傅夏器,明代诗人。 傅夏器字廷璜,号锦泉,是明朝泉州南安锦田村的著名人物。他生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自幼读书勤奋,博学强记,成年后居紫帽山麓,23岁时即在嘉靖辛卯科(1531年)中举。嘉靖庚戌科(1550年)中会试第一名,授礼部主事等官职,历任光禄寺丞和吏部稽勋郎中
明江西永丰人,字祖期,号春庵。 永乐十三年进士。 授南雄府教授。 正统元年,擢御史,督南畿学校。 尝上疏请正祠祭,除修斋设醮、禁立庵院、罢给僧尼度牒。 官至山东按察副使。 土木之变后,数言兵事。 以老致仕归。 有《书传通释》、《读书要法》。 生卒年
明代诗人喻应益,字叔虞,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其作品《滕王阁》等流传至今,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 喻应益的生平事迹资料不多,但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如《滕王阁》中的“飞阁千年胜迹留,层峦远水槛中收”,展现了他对建筑美学的理解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傅夏器,明代诗人。 傅夏器字廷璜,号锦泉,是明朝泉州南安锦田村的著名人物。他生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自幼读书勤奋,博学强记,成年后居紫帽山麓,23岁时即在嘉靖辛卯科(1531年)中举。嘉靖庚戌科(1550年)中会试第一名,授礼部主事等官职,历任光禄寺丞和吏部稽勋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