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援字汝航福建陈氏子年十五丧母遂弃家野服叩法博山大师已至天台高明寺阅台宗三大部博通教典卓锡于杭之横山崇祯庚辰马讷庵陆逊斋延至平湖乙酉返横山后复以冯兼山之招偕其法嗣梦破憩息耘庐宝云林二十馀年竟示寂于此有诗文语录行世
生卒年:?-?
道援
查阅内容
【注释】 ①仄径:狭窄的道路。 ②庵居翠几重:在山中庵里,有层层叠叠的翠竹编成的坐具。 ③隐豹:深林中的豹子。 ④木老听吟龙:风吹过树梢发出声响如同吟唱的龙的声音。 ⑤涧雪分春笕:溪水被冰雪分割成春天的水渠。 ⑥山粮:山中的食物。 ⑦宿舂:夜间舂米。 ⑧清夜杳:深夜时分,山林寂静无声。 ⑨数声钟: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和隐居生活的诗。全诗以“雨”字领起
相关推荐
董份是明代的诗人,字用均,号泌园,生于浙江乌程。他以《寄题弁阳精舍》、《苕霅道中》以及《纪新河赠朱大司空》等诗作著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明代诗人: 1. 早年经历:董份在嘉靖二十年考中进士,随后官至礼部尚书和兼翰林学士。他的仕途相当辉煌。 2. 诗歌创作:董份留下了丰富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寄题弁阳精舍》、《苕霅道中》和《纪新河赠朱大司空》等
杨慎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邃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对杨慎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汉族。他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被誉为“蜀中四杰”之一。 2. 文学成就: - 杨慎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派的气概
董应祯并非明代诗人,实际上他是清朝时期的人物。关于董应祯的生平及其在诗坛的地位、成就,以下是一些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 生平简介:根据史料记载,董应祯是清朝时期宁波人,字茂先。他生活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具体时间约为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董应祯的生平资料相对匮乏,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一位活跃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 2. 作品集:据古诗词网收集的信息显示,董应祯创作了2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