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蕃,原名项利侯,明代诗人
项利侯,字于蕃,是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的一位文学家。他出生于秀水(今嘉兴),是项治元孙,项时亨之子,项利宾的弟弟,同时也是项鼎镛的兄长。
项利侯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贡献,著有《剃余草》、《无患社诗稿》和《无患社萍树录》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见解。项利侯的诗作以严谨著称,每一句都力求做到字字征实,充分展现了他追求真实、细腻的写作风格。
除了文学创作,项利侯还曾担任宁海教谕、宜城知县等职务,并在任职期间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室名“藏史居”,表明了他对历史与文学的深厚情感。
项利侯作为明代的诗人,以其严谨的文学风格、丰富的作品以及广泛的社会活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生平和成就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