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建南平人,字子昭,正德九年进士。
历水州知府,改革弊俗。
有司用兵九溪,率赋诸民,焯取本州盐引钱贮库,备军需,以纾民困。
又辟东山书院,聚博士弟子教之。
官终湖广左参政。
善诗文,有《尊美堂政录》、《修来篇》、《中庸论语读法》、《贻光堂集》。
生卒年:1483-1547
明福建南平人,字子昭,正德九年进士。
历水州知府,改革弊俗。
有司用兵九溪,率赋诸民,焯取本州盐引钱贮库,备军需,以纾民困。
又辟东山书院,聚博士弟子教之。
官终湖广左参政。
善诗文,有《尊美堂政录》、《修来篇》、《中庸论语读法》、《贻光堂集》。
生卒年:1483-1547
过芦洪 雨霁春山好,春行野兴多。 肩舆穿小径,瘦马渡长河。 不见花前树,空归竹下坡。 芦洪闲憩处,亦自有弦歌。 注释: 雨霁:雨停。 春山好:春天的山景非常好。 野兴:野外游玩的兴趣。 肩舆:古代一种用肩扛的小轿。 穿小径:走过小道。 瘦马渡长河:瘦弱的马渡过了河流。 见:通“现”,出现。 花前树:指花朵盛开之前的那种树木。 竹下坡:竹林下的山坡。 芦洪闲憩处
明福建南平人,字子昭,正德九年进士。 历水州知府,改革弊俗。 有司用兵九溪,率赋诸民,焯取本州盐引钱贮库,备军需,以纾民困。 又辟东山书院,聚博士弟子教之。 官终湖广左参政。 善诗文,有《尊美堂政录》、《修来篇》、《中庸论语读法》、《贻光堂集》。 生卒年
项利侯,字于蕃,是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的一位文学家。他出生于秀水(今嘉兴),是项治元孙,项时亨之子,项利宾的弟弟,同时也是项鼎镛的兄长。 项利侯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贡献,著有《剃余草》、《无患社诗稿》和《无患社萍树录》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见解。项利侯的诗作以严谨著称,每一句都力求做到字字征实,充分展现了他追求真实、细腻的写作风格。 除了文学创作
冯伯禋是明代的诗人。冯伯禋,字钦仲,是明代诗人。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亲是一位进士,这也为冯伯禋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冯伯禋在明代万历年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举人。 冯伯禋不仅以诗歌见长,还创作了《吊罗将军死难诗》,展示了他对战争和牺牲的关注与同情。冯伯禋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深刻思考和敏锐感悟,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明福建南平人,字子昭,正德九年进士。 历水州知府,改革弊俗。 有司用兵九溪,率赋诸民,焯取本州盐引钱贮库,备军需,以纾民困。 又辟东山书院,聚博士弟子教之。 官终湖广左参政。 善诗文,有《尊美堂政录》、《修来篇》、《中庸论语读法》、《贻光堂集》。 生卒年
黄辉望是明代南充的诗人和书法家。 字平倩、昭素,又号慎轩,别署怡春居士、铁庵居士,以及无知居士、莲花中人等。他出生于四川南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