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仲鹄,性简默,所至必闭门扫席,意翛然人外。
初为名诸生数试有司罢归,因薄游三楚间。
常一吊赤壁望观音岩瀑布,再泛大江载酒上晴川阁,俯仰间发为楚声,一时词人诵之已。
北上蓟门游长安诸公卿间,无所遇而归,年未五十,遂绝意进取。
世居鹿沙草堂,种花浇药。
与三桥李叟、周农半诸人相倡酬论诗,先辈谓“自济南娄江诸公以诗名世十馀家,若置吾仲鹄在座,不知谁当居左”,又曰“仲鹄风格高可远追白沙,近当少石词家”,以为知言。
仲鹄诗余仅见何山人所选及楚游乌溪诸草,为文亦有法,惜未尽得其集读之。
一日,余与客论里中诗,或云“应仲鹄所作亦无佳句”,余不答,徐出所录村居诗数首,中有句曰“春田雨足骑秧马,秋陇禽多缚草人”,又曰“十亩桑闲贤者地,三家草市酒人天”,客大欣赏,以为得如此绝佳,余笑曰:“此正应仲鹄句也。
”(《甬上耆旧诗 · 卷二十四》)
生卒年:?-?
应臬
查阅内容
《登岳阳楼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分析: 1. 夕阳收近郭:夕阳渐渐收敛其光芒,接近城外的地平线。这里的“收”字传达了夕阳西下,逐渐消失在远处的感觉,而“近郭”则指明了夕阳落山的位置,即城墙之外。 2. 水气忽淋漓:水面上弥漫着的水汽,如同被雨水打湿后的空气
【注释】 闭户:关上门。松鳞:指松树的皮。临渠:靠近小溪。竹粉香:指竹子散发的气息。野衲:指和尚。空王:佛教语,即如来佛,也指佛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日永:指天长。脩茶具:修理茶具。年衰:年事已高,这里指的是年纪老了。订睡方:定下睡觉的时间。焉敢:怎么敢。 【赏析】 《闭户》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五律作品。全诗通过写自己闭门谢客、与尘世隔绝的生活,表现了隐逸生活的乐趣和对名利场的鄙弃
都昌南山清隐庵 都昌,地名,位于江西九江市。南山,指位于都昌的南山。 清隐庵,是山中的一座古刹,以清幽著称。 译文: 都昌南山上有个清隐庵, 古刹高耸百盘之上, 一位僧人独自迎接着前来参拜的人。 题诗于寺,有县尉为之, 檀越(赞助者)来自书生之辈。 栖鸽留禅侣,枯松落梵声。 寻常樵汲罢,烂煮芋头羹。 注释: 都昌南山清隐庵:指的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面的都昌县南山上的一座寺庙——清隐庵。 百盘
【注】新启小窗凉,修篁个个香。山禽窥药碗,水雾薄藜床。 译文: 新翻开的小窗户带来了凉爽的感觉,修长的竹笋散发出阵阵香味。山中的鸟儿正在窥视药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汽。 诗格枯能老,年光淡可常。近犹嫌有发,何必减空桑? 注释: 1. 诗句释义:“新翻开的小窗户带来了凉爽的感觉,修长的竹笋散发出阵阵香味。” 2.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夏日清晨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小窗带来的凉爽感和香气浓郁的竹笋
鄱阳湖 其一 水路将三百,中流一苇孤。 稍嫌微点缀,反觉碍虚无。 跋浪移舟偃,蒸霞落日扶。 南康多土著,强半上鱼租。 注释: 1. 水路:泛指河流。 2. 三百:这里指的是水路的长度。 3. 中流:中间的河段,即江水的中心。 4. 一苇孤:一根芦苇在中心,显得格外孤单。 5. 微点缀:稍微增添了一些颜色或点缀。 6. 反觉:反而觉得。 7. 跋浪:翻动波浪。 8. 移舟:移动船。 9. 偃:倾斜
【注释】 江行:诗人乘船沿江而行的途中所作。 两岸看山去:指在江中顺流而下,远望两岸的山峦。 经春计水程:经过了一个春天的行程。计:计算、计划。 飞花如解恨:像飘落的花瓣一样,能传达人的哀愁。解:能够理解,懂得。 归雁亦关情:归巢的大雁也牵动着人的情感。关:关连、牵动。 近郭云为户:靠近城郭的云彩像是房屋的门扇。云:云彩。郭:城墙。 遥村柳作城:远方村庄的柳树仿佛是城池。作:当作、仿佛。
秋怀 物色经今改,离愁一倍新。 偏宜寒雨夜,梦着故乡人。 径侧黄花老,山椒白屋贫。 时时计归路,无那欲沾巾。 注释: - 物色经今改:物象的颜色已经发生了改变。 - 离愁一倍新:离别的忧愁比往常更加深刻了。 - 偏宜寒雨夜:在寒冷的雨水之夜,更适宜这种感受。 - 梦着故乡人:梦见了家乡的人。 - 径侧黄花老:路边的菊花已经凋谢了。 - 山椒白屋贫:山间的小屋非常贫穷。 - 时时计归路
【注释】 泊湖口:停船湖口。彭蠡:古地名,在今江西鄱阳湖边。浔阳: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九峰:指庐山的九个峰峦。向背:指山势的倾斜。一水:指赣江。蒲帆:用蒲草做成的船帆。江村:靠近江边的村庄。荻雾:芦苇丛中蒸腾的雾气。上方:指庐山。磬(qìng):佛教法器。发:指敲钟声。岸火:岸边的火光。黄昏:傍晚时分。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庐山景色的诗。首联写彭蠡、浔阳之形势;颔联写山的远近、高矮、倾斜
鄱阳湖 其二 庶矣江南国,能容此大川。 来吞赣江水,浮动豫章天。 直欲乘槎去,相将鼓枻还。 因之思浩劫,弥望总茫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鄱阳湖时所作。诗人以“庶矣江南国”开篇,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意。接着两句“来吞赣江水,浮动豫章天”描绘了鄱阳湖浩瀚无垠的景色,仿佛可以吞噬一切,却又与天相连。第三句“直欲乘槎去,相将鼓枻还”,诗人想象着自己乘坐木筏穿越湖面,与朋友们一起返回
【注释】 “巴江”句:巴水(长江)从峡谷奔涌而出;巨浸:浩瀚的洞庭湖。天开:指洞庭湖水面广阔,浩渺无际。 “日涌”二句:太阳升起,雾气消散;春残:春天已过;雪水:积雪融化的水。 “何人”二句:谁有胆量能吞下这九、八里的洞庭湖水?有记载刻在楼台之上。 “叹息”二句:先忧天下的忧国忧民之士,他们虽然不能亲自吞食这洞庭湖水,但仍然以自己的才华名世。无惭:没有惭愧,不以为耻。 【赏析】
相关推荐
钱高并非明代诗人。实际上,根据现存资料,明代著名的诗人是钱福(字与谦),而非钱高。钱福生于1461年,卒于1504年,是明朝的状元,以诗才闻名于世。 钱福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展现了文人在动荡时期的心境变化。钱福的生平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福是明朝的著名诗人
谢脁,字玄晖,是南朝萧齐时期的文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其生平经历颇为传奇。 谢脁出身于陈郡阳夏的名门望族,他的祖上是宋代的宰相刘义康。作为谢灵运的同族,他的家族背景为其文学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谢脁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他在南齐永明体诗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被誉为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在政治生涯中,谢脁先后担任过豫章王萧嶷的太尉行参军、随王萧子隆的文学
字仲鹄,性简默,所至必闭门扫席,意翛然人外。 初为名诸生数试有司罢归,因薄游三楚间。 常一吊赤壁望观音岩瀑布,再泛大江载酒上晴川阁,俯仰间发为楚声,一时词人诵之已。 北上蓟门游长安诸公卿间,无所遇而归,年未五十,遂绝意进取。 世居鹿沙草堂,种花浇药。 与三桥李叟、周农半诸人相倡酬论诗,先辈谓“自济南娄江诸公以诗名世十馀家,若置吾仲鹄在座,不知谁当居左”,又曰“仲鹄风格高可远追白沙,近当少石词家”
钱元善是明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歌作品著称于世。以下是对钱元善的介绍: 1. 生平简介:钱元善,字思复,号存庵或心白等。出生于明初的杭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与书法家。他不仅在诗坛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还以书法见长,其作品流传至今,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和研究。 2. 诗歌创作:钱元善的作品风格独特,以自然景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