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奔峡口,巨浸自天开。
日涌湿烟敛,春残雪水来。
何人吞八九,有记刻楼台。
叹息先忧者,无惭名世才。

【注释】

“巴江”句:巴水(长江)从峡谷奔涌而出;巨浸:浩瀚的洞庭湖。天开:指洞庭湖水面广阔,浩渺无际。

“日涌”二句:太阳升起,雾气消散;春残:春天已过;雪水:积雪融化的水。

“何人”二句:谁有胆量能吞下这九、八里的洞庭湖水?有记载刻在楼台之上。

“叹息”二句:先忧天下的忧国忧民之士,他们虽然不能亲自吞食这洞庭湖水,但仍然以自己的才华名世。无惭:没有惭愧,不以为耻。

【赏析】

《岳阳楼二首》共有二首,这是其二。诗人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凭栏而吟咏,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首联写景:诗人登高望远,只见一片浩渺的洞庭湖水,自三峡口奔流而下。颔联写洞庭湖的壮美景色:太阳升起,雾气消散,春天已过,积雪融化的水从洞庭湖中流出。颈联写诗人对洞庭湖的感受:谁能吞下这九、八里的洞庭湖水?又有谁把洞庭楼刻记在楼台上呢?尾联写诗人感慨:那些忧国忧民的人,虽然不能亲自吞食这洞庭湖水,但他们仍然以自己的才华名世,而不以为耻。

全诗意境宏大,气势磅礴,语言精炼,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忧国忧民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