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显,原名顾荣章,明代诗人
顾荣章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时显,号筠轩,生于1460年,卒于1520年,是明朝无锡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曾经接受过俞铠的经学教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顾荣章的一些诗作如《同伯兄仲兄至惠山观杨叔理所作螭首二首》等,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审美观。
时显,原名顾荣章,明代诗人
顾荣章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时显,号筠轩,生于1460年,卒于1520年,是明朝无锡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曾经接受过俞铠的经学教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顾荣章的一些诗作如《同伯兄仲兄至惠山观杨叔理所作螭首二首》等,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审美观。
【注释】 1. 双义门:地名。 2. 三株树:指柳树,因柳枝细长,故称。 3. 清白丹心在: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着想。 4. 苍黄白日斜:意谓国运艰难,时局危急,自己虽想报效国家,但处境困难,不能如愿。 5. 尺五:指诏书。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爱国情怀的诗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表现了作者忧国忘家、忠君报国的精神境界。 首句“双义门中立”即指立于双义门
【注释】 ①真余子:真的平民。②闲闲:悠闲自得的样子。③苍生:百姓。④祷祀:祈祷祭祀。⑤白首:指年老。⑥广路:宽广的道路,这里指朝廷。⑦凤麟:古代传说中凤凰、麒麟是吉祥之物。⑧放:解闷。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诗。诗人以“碌碌”自比平民,以“白头”自嘲,抒发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第一句“碌碌真余子”,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与平庸之辈没有区别。第二句“闲闲亦可人”
【注释】 龙脊:形容山势蜿蜒曲折。 螭首:指龙头形的山峰,这里比喻山中之水。 喷玉泉:形容泉水清亮如玉。 从此:从今以后。原不浊:原来不浑浊。 澄清:清澈透明。 风力:风的力量。 浩无边:浩大无边。 【赏析】 杨叔理在惠山(位于无锡东北)观景时,看到“九龙脊”上,“今见螭头喷玉泉”。他以“龙”来比拟“山”,把“螭头”比作“龙头形的山峰”,而把“喷玉泉”比作“龙头”。他赞美了九龙山和九龙口的美景。
注释:我思念去问字于子云亭,生怕中郎倒屣迎我。 龙珠吐出龙头在龙腹内,里面藏着万斛酒向天空喷涌。 赏析: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9)春,诗人与仲兄、伯兄同游惠山,观赏杨叔理所作的“螭首二首”中的第二首,并赋诗一首以纪其事。这首诗前两句写自己渴望得到杨公的教诲;后两句则描绘所观杨公作品的精妙之处。全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用典贴切
顾荣章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时显,号筠轩,生于1460年,卒于1520年,是明朝无锡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曾经接受过俞铠的经学教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顾荣章的一些诗作如《同伯兄仲兄至惠山观杨叔理所作螭首二首》等,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审美观
明大名府南乐人,字懋忠,号见泉。 万历五年进士。 授荆州推官,擢御史。 疏陈时弊,力攻辅臣私其所亲等弊,贬许州判官。 久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建烽堠,加筑要害处边墙。 旋又以边臣言朝事,夺俸。 后累迁为右副都御史,仍屡陈时政缺失。 二十九年乞侍养其父归。 以守边劳进兵部右侍郎,寻卒。 天启初追谥介肃。 有《魏伯子集》。 生卒年
怀渭。 字清远。 晚自号竹庵。 南昌魏氏子。 实全悟俗姓之甥。 法门之嗣子也。 生时多异征。 诵书攻文。 不待师授。 而知解日胜。 全悟喜之甚。 亟挽致座下。 不数年其学大进。 一日全悟。 警励诸徒。 众未有对。 师直前肆言。 如俊鹘横秋。 目无留行。 全悟叱之。 众为骇愕。 师气不少沮。 如是诘难至于二三。 全悟莞尔而笑曰。 汝可入吾室矣。 全悟濒没。 呼而告之曰。 吾据师位。 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