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荣章
【注释】 1. 双义门:地名。 2. 三株树:指柳树,因柳枝细长,故称。 3. 清白丹心在: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着想。 4. 苍黄白日斜:意谓国运艰难,时局危急,自己虽想报效国家,但处境困难,不能如愿。 5. 尺五:指诏书。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爱国情怀的诗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表现了作者忧国忘家、忠君报国的精神境界。 首句“双义门中立”即指立于双义门
【注释】 ①真余子:真的平民。②闲闲:悠闲自得的样子。③苍生:百姓。④祷祀:祈祷祭祀。⑤白首:指年老。⑥广路:宽广的道路,这里指朝廷。⑦凤麟:古代传说中凤凰、麒麟是吉祥之物。⑧放:解闷。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诗。诗人以“碌碌”自比平民,以“白头”自嘲,抒发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第一句“碌碌真余子”,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与平庸之辈没有区别。第二句“闲闲亦可人”
【注释】 龙脊:形容山势蜿蜒曲折。 螭首:指龙头形的山峰,这里比喻山中之水。 喷玉泉:形容泉水清亮如玉。 从此:从今以后。原不浊:原来不浑浊。 澄清:清澈透明。 风力:风的力量。 浩无边:浩大无边。 【赏析】 杨叔理在惠山(位于无锡东北)观景时,看到“九龙脊”上,“今见螭头喷玉泉”。他以“龙”来比拟“山”,把“螭头”比作“龙头形的山峰”,而把“喷玉泉”比作“龙头”。他赞美了九龙山和九龙口的美景。
注释:我思念去问字于子云亭,生怕中郎倒屣迎我。 龙珠吐出龙头在龙腹内,里面藏着万斛酒向天空喷涌。 赏析: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9)春,诗人与仲兄、伯兄同游惠山,观赏杨叔理所作的“螭首二首”中的第二首,并赋诗一首以纪其事。这首诗前两句写自己渴望得到杨公的教诲;后两句则描绘所观杨公作品的精妙之处。全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用典贴切
双义门中立,三株树上花。 谁言风又雪,应为国忘家。 清白丹心在,苍黄白日斜。 举头遥北望,尺五听宣麻。
碌碌真余子,闲闲亦可人。 苍生谁祷祀,白首竟因循。 广路喧车马,明时起凤麟。 老怀何日放,只恐堕淄尘。
寻常云起九龙脊,今见螭头喷玉泉。 从此出山原不浊,澄清风力浩无边。
我思问字子云亭,生怕中郎倒屣迎。 珠吐龙头出龙腹,中藏万斛向天鸣。
顾荣章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时显,号筠轩,生于1460年,卒于1520年,是明朝无锡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曾经接受过俞铠的经学教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顾荣章的一些诗作如《同伯兄仲兄至惠山观杨叔理所作螭首二首》等,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审美观
顾荣章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时显,号筠轩,生于1460年,卒于1520年,是明朝无锡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曾经接受过俞铠的经学教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顾荣章的一些诗作如《同伯兄仲兄至惠山观杨叔理所作螭首二首》等,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