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珠,原名方掌珍,清代诗人
方掌珍是清代的诗人。
方掌珍(字伯珠),歙县人,嘉庆诸生潘世镛室。他的诗词全集包括《琴言阁诗录》等作品,反映了他深邃的艺术修养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知。方掌珍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示了其个人的情感世界,还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从方掌珍的生平来看,他是嘉庆时期的一名秀才,生活于清朝盛世与衰变交替之际,这样的时代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作为一个有学问的士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仅在于诗歌,还包括其他文学作品,如《琴言阁诗录》所收录的诗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方掌珍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特色。例如,在《寒蛩》中,他将秋夜的寂静与孤独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寒冷而清冷的气息。在《南天烛》中,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木的鲜活形象,展现了他对生命之美的热爱和尊重。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交融,通过具体的景物和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方掌珍的作品在当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赞赏。《南天烛·纵无花烂漫》中,尽管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樱桃、翡翠、雀啄等意象,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珍视的态度。这种朴实无华而又内涵丰富的诗风,显示了方掌珍在诗歌艺术上的独到见解。
了解方掌珍的诗歌,还需要结合当时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清朝中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文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交往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方掌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他的诗歌创作自然受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这些都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阅读方掌珍的诗歌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通过对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启迪思考。
方掌珍作为清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了解他的生活经历、诗歌特点及其历史背景,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