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雯,原名方觐,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81,卒于公元1730
方觐是清代的诗人。
方觐(1681—1730),字近雯,号石川,是清朝江苏江都人。方觐在康熙四十八年考中进士,之后被授为编修。他官至陕西西安布政使,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行政事业。他的诗歌作品收录于《石川诗钞》三卷之中,其中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近雯,原名方觐,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81,卒于公元1730
方觐是清代的诗人。
方觐(1681—1730),字近雯,号石川,是清朝江苏江都人。方觐在康熙四十八年考中进士,之后被授为编修。他官至陕西西安布政使,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行政事业。他的诗歌作品收录于《石川诗钞》三卷之中,其中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句解读与赏析 定兴县谒杨忠悯祠 1. 倔强杨员外:这句描述了杨忠悯的坚毅与不屈,用“倔强”来形容其性格。 2. 乡闾尚有光:表示尽管杨员外在乡里邻里间可能并不广为人知或受到特别赞誉,但仍有其光辉存在。 3. 何须冠獬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是非,这里指杨员外无需戴上象征着公正和正义的獬豸冠,以表达对杨员外品德的认可。 4. 直欲问豺狼:直接想要向恶势力(豺狼)提出问题或挑战
佳时卧病更添愁,枕簟凉生觉早秋。 荩箧尽教尘网遍,三年不上曝衣楼。 注释与赏析: 1. 佳时卧病更添愁:在美好的时节里,因为生病躺在床上更加增添了忧愁。 2. 枕簟凉生觉早秋:枕头和席子因天气变凉而感到凉爽,感觉像是秋天来临了一样。 3. 荩箧尽教尘网遍:旧的箱子里满是灰尘,好像被各种琐事缠绕一样。 4. 三年不上曝衣楼:已经三年都没有去晒过衣服了。 整体分析:
【注释】 正观:即《送正观归江宁》诗。正观,人名。 万里愁:远游的惆怅,也指旅途劳顿。 关中:长安以西。 天际:天边。 飘零:落叶随风飘散。 行到江南堪下泪:意思是说,到了江南,看到满地的秋草和衰败的景象,不禁让人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写诗人与友人三年未见面,久别重逢自然有无限惆怅;次句写自己思念故乡的心情,秋风万里,故土难归,令人忧愁;第三句写诗人知道朋友即将离开长安
子规啼 平羌江口江水清,峨嵋山头山月明。 江楼望月人未寝,肠断子规啼一声。 注释解析: - 平羌江口江水清:描绘出一幅江水清澈、风景优美的画面。 - 峨嵋山头山月明:峨眉山的山顶上,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整个山脉。 - 江楼望月人未寝:有人在江边的楼阁上望着明亮的月亮,但却没有入睡。 - 肠断子规啼一声:因为听到杜鹃鸟的叫声,而感到极度的悲伤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
方觐是清代的诗人。 方觐(1681—1730),字近雯,号石川,是清朝江苏江都人。方觐在康熙四十八年考中进士,之后被授为编修。他官至陕西西安布政使,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行政事业。他的诗歌作品收录于《石川诗钞》三卷之中,其中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尤直,字鲲溟,是清代无锡人。尤直不仅以其诗才闻名,还精于易理,著述丰富但已大多散失不传。他与清代诗人秦篆并称,在文学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尤直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尤直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深谙易理的学者。他的这些特质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内涵。尤直的诗词作品,如《秋日偕秦丈对岩小饮寄畅园》等,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