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杨员外,乡闾尚有光。
何须冠獬豸,直欲问豺狼。
伏锧差无补,当车肯自量。
荒祠临野水,肃拜奠椒浆。

诗句解读与赏析

定兴县谒杨忠悯祠

  1. 倔强杨员外:这句描述了杨忠悯的坚毅与不屈,用“倔强”来形容其性格。
  2. 乡闾尚有光:表示尽管杨员外在乡里邻里间可能并不广为人知或受到特别赞誉,但仍有其光辉存在。
  3. 何须冠獬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是非,这里指杨员外无需戴上象征着公正和正义的獬豸冠,以表达对杨员外品德的认可。
  4. 直欲问豺狼:直接想要向恶势力(豺狼)提出问题或挑战,表现出一种不畏强权的精神。
  5. 伏锧差无补:锧,即刑具,比喻刑罚。此句说明即使有严厉的处罚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强调了正直行为的重要性。
  6. 当车肯自量:形容杨员外虽位高权重,但仍然能够自我评估,不滥用权力。
  7. 荒祠临野水:描述杨忠悯的祠堂虽然简陋,却依然庄严地立在野外,反映出他虽贫穷但不失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
  8. 肃拜奠椒浆:在祠堂内虔诚地行礼拜祭,用椒浆(一种珍贵的酒)来表达对杨员外的敬仰之情。

译文

在定兴县拜访杨忠悯的祠堂,
杨员外刚正不阿,家乡仍受他的光照耀。
为何要佩戴獬豸冠,直接面对豺狼?
即使施加重刑,也未必能解决问题。
即便是高位之人,也要自省其量。
简陋的祠堂矗立于野水旁,
虔诚地行礼,用珍贵的椒浆祭奠杨员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忠悯的正直、谦逊以及他在乡里的声望,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诗人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比、拟人和象征等手法,深刻表达了对杨忠悯崇高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中对于道德楷模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