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贞观
平陵公子歌 家世显赫平陵东,生长轻肥耻纨裤。 历史风云曾访古,赵州平原墓前祭。 杀身不悔为知己,乡闾笑谈酒中人。 北望边城心所向,南寻禹穴意何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主人公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不畏权贵、忠于友情的精神风貌。诗中主人公家世显赫,却因生活条件优越而感到羞愧,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富贵生活的不屑。他曾经拜访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赵州的平原君等
【题解】 此为作者在长安(今属西安)时所作。 【注释】 侯家:指贵族之家。鹧鸪:鸟名,形如山鸡而小,毛褐色,善鸣。 笯(wěi):笼。 累汝:连累你。 苦竹岭头月:苦竹山中月色清朗,故有“苦竹岭”之称。苦竹岭是诗人故乡的地名。 黄陵庙:黄帝陵庙。相传黄帝葬于桥陵(今陕西延安北)。 秦吉了:即鸂鶒,一种水鸟。 【译文】 谁把越地的鸟儿带到京城来?一旦进入侯门,就被关进鸟笼。 说它是珍贵稀有
敝袍 故友绨袍意,今经几岁寒。 补多微觉重,老瘦渐嫌宽。 色已随年尽,棉因屡洗残。 更新吾岂敢,还作赠时看。 注释:敝袍——破旧的衣服。 故友绨袍意,今经几岁寒。 意:情意;厚道的心意。 绨(tí)——丝织品名。用蚕丝织成,经久耐用。 经:经过。 几:几个。 岁寒——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译文:旧朋友给我一件好的丝织品作为礼物,我穿它已经有几年了。 补多微觉重,老瘦渐嫌宽。 译文
【注释】 1. 家倾:家中贫困。翻痛:反常的悲伤。2. 阿奴:这里用“我”自指,意为诗人。3. 山田白露:山村的田地上覆盖了一层白露水。4. 篱落黄花:庭院里的菊花已经开放,泛出黄色。5. 阿奴不道有归期:母亲不知道儿子要离开,还认为他永远不会回来。6. 抵家:回家。7. 天与健:上天赐予健康。8. 桑干河:黄河支流。9. 翻痛:反常的悲伤。10. 欢捧一尊为母寿:高兴地捧着酒杯祝老人长寿。11
【诗句注释】 1. 宗阳:地名,今属安徽凤台。 2. 故山尽:故乡的山。 3. 直北长:指北方的路途远长。 4. 萍蓬:浮萍和蓬草,代指飘流在外的人或物。 5.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一人跪坐在地上,以手拍打土块,使之发出响声,象征与天帝交流。 6. 桑:蚕丝,泛指农耕。 7.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译文】
【注释】 倾盖:把车子的盖子倒过来,表示彼此认识。因之:因此。离恨:离别时的惆怅之情。谈空:谈论佛理。得力:得到益处。此别:这次分别。若为情:为什么这样伤心呢。松偃:指松下的童子。童子下山迎:童子下山相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两句是说,朋友一见面就如故知,所以离别的时候才生愁苦。 次联两句是说,谈论佛理不能解除忧愁,这次分别实在是难以割舍啊!
故友绨袍意,今经几岁寒。 补多微觉重,老瘦渐嫌宽。 色已随年尽,棉因屡洗残。 更新吾岂敢,还作赠时看。
倾盖即成故,因之离恨生。 谈空不得力,此别若为情。 渚白烟无际,江流月有声。 遥知松偃处,童子下山迎。
回首故山尽,前途直北长。 萍蓬自兹去,乡国永相望。 短草寒烟白,孤村落日黄。 生逢击壤世,不得守耕桑。
谁将越鸟到京华,一入侯门闭笼笯。 道是珍奇翻累汝,可能流浪便为家? 魂依苦竹岭头月,梦落黄陵庙里花。 未免输他秦吉了,却安饮啄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