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宗阳

回首故山尽,前途直北长。
萍蓬自兹去,乡国永相望。
短草寒烟白,孤村落日黄。
生逢击壤世,不得守耕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宗阳》是清代诗人方贞观的作品,其内容主要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出宗阳·回首故山尽》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回首故山尽,前途直北长”一句,描绘了作者站在人生旅途起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方贞观是清代安徽桐城人,字贞观,一字履安,号南堂。他出身书香门第,乾隆初举鸿博,但并未就任。早年因牵涉《南山集》案而隶旗籍,后来获释归田,专注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格清新醇厚,有《南堂诗钞》传世。方贞观的生平经历,特别是他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奋斗,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物心态,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出宗阳》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故乡深情怀念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清代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态的重要文学作品。《出宗阳》的创作背景、作者方贞观的生平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都是人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