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元是清代江苏无锡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陕西灵台知县。
王一元的诗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其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王一元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的文人情怀和生活态度。例如,在《蝶恋花·铁马》中,他用轻脆琉璃比作道路,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行走在路上的情景;而在《百字令·马缨花》则细腻地描绘了花朵的柔条翠葆以及其在秋风中的婀娜多姿。
王一元是清代江苏无锡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陕西灵台知县。
王一元的诗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其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王一元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的文人情怀和生活态度。例如,在《蝶恋花·铁马》中,他用轻脆琉璃比作道路,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行走在路上的情景;而在《百字令·马缨花》则细腻地描绘了花朵的柔条翠葆以及其在秋风中的婀娜多姿。
注释 1. 柔条翠葆:形容马缨花(一种植物)细长、翠绿的枝条。葆,指树的枝叶。 2. 看纷披似剪:形容马缨花枝条繁密且整齐地垂落下来。 3. 垂垂芳树:指马缨花像高耸而优美的树木一样。 4. 暮卷朝舒如有约:形容马缨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轻轻摇曳,仿佛有预定的规律。 5. 好傍小窗清暑:在小窗户旁,可以享受到清凉的夏日。 6. 怯不禁风:害怕被风吹到。 7. 娇宜泫雨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湘月”、“无闷”、“醉东风”等。每首八句,前两句三仄韵或三平韵,后六句两平韵或两仄韵;上下片各四句,前后片各两仄韵或两平韵,两平韵者为上片押韵处,下片亦然。 营罢:筑巢完毕。 王谢堂前:指南朝时王导、谢安两家住宅。 午风正微:中午的风很轻。 人倦:指人感到疲倦。 料峭:形容天气凉爽。 学得鸳鸯:比喻男女间感情深厚。 迷他蛱蝶:比喻迷恋于爱情之中。 雕梁
注释: 1. 铁马:指战马。 2. 轻脆琉璃刚径寸,惯向虚檐,弄尽悠扬韵:形容马蹄轻快清脆,像琉璃一样晶莹剔透;在虚檐下嬉戏,发出悠扬的声响。 3. 疑是帘钩垂未定:好像窗帘的挂钩还没有放下。 4. 劳他燕子惊心认:打扰了燕子的心。 5. 旅馆黄昏乡梦近,薄醉醒来,几度西风紧:旅店里的黄昏时刻让我更加思念家乡,微醺后醒来,西风吹得很紧。 6. 月又朦胧灯又烬,生生引起离人恨:月光又显得朦胧
王祖彝是清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在清代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对王祖彝的介绍: 1. 生平背景 - 出生与家庭:王祖彝,字子远,号南湖,生于1720年,是清代中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家族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王祖彝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 文学成就:王祖彝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卓越成就,他还是清代“浙西词派”的重要成员。这一词派由朱彝尊开创
王吉武,字宪尹,号冰庵,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1645年,卒于1725年,是一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王吉武的生平和诗作都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王吉武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其代表作品包括《重修六贤祠成展祭作》、《淳风亭小饮》、《破龙涧》等。《冰庵集》中收录了他的多首诗篇,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慨的深刻感悟。他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讲究格律,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哲理
王纲是清代的诗人。 王纲(14世纪—15世纪),字存纪,是江西瑞州府上高县河东团田北人,生于永乐三年(1405年)。他的生平资料主要记载了他中举人在永乐三年(1405年),次年(1406年)中会试副榜,以及和萧时中等十八人上奏考试不公平的事件,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政治立场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