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选,原名姚步瀛,清代诗人
姚步瀛,字伯选,号海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于乾隆三十四年中进士,并在翰林院任职期间留下了许多作品。姚步瀛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而著称,尤其是对为官之道和民本思想的深刻体现。具体如下:
- 政治背景与仕途经历
- 科举出身:姚步瀛在乾隆三十四年中了己丑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
- 翰林院任职:上任伊始,姚步瀛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表达了他对朝廷百姓的忧虑和期望。
- 诗歌创作
- 《慈利县斋联》:“民不可欺,常愁自折儿孙福;官非易做,怕听人呼父母名。”此诗反映了他对为官者言行的谨慎以及与民众关系的处理。
- 思想内容:姚步瀛的诗歌展现了其深厚的儒家思想基础,强调为民务实、廉洁自律的为官原则。
-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姚步瀛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历史地位:作为清朝的诗人,姚步瀛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姚步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深具社会责任感的政治人物。他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美,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是研究清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