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
慈利县斋联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
慈利县斋联,出自清代诗人姚步瀛之手。此联不仅以其简洁的言辞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还展现了作者对廉洁奉公、勤奋务实的人生态度的追求。接下来,将对《慈利县斋联》中的每一句诗句进行逐一解读,同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原文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
译文
在百里之遥的地方才能发现自己才能的不足,因此要勤勉地补足自己的缺点;作为一介小吏,虽然俸禄微薄,但应保持清廉节俭的品质。
注释
- 百里才疏:在遥远的地方才发现自己的才能不足。
- 勤补拙:通过勤奋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 一官俸薄:担任小吏,俸禄不多。
- 俭能廉:节俭生活,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 译文:在遥远的地方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进。身为一官,虽俸禄微薄,仍应以简朴自律,保持清廉。
赏析
慈利县斋联是姚步瀛在清朝时期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修养和个人修养的重视。诗中“百里才疏勤补拙”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使才能有限,也应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弥补缺陷。这反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不足时不应气馁,而应通过实际行动去改善和完善自己。
另一方面,“一官俸薄俭能廉”则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俸禄也要用之于正道。姚步瀛在此提醒我们,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应坚守原则,保持清廉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也是对后世的一种精神传承。
慈利县斋联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人生智慧。通过对这句诗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价值观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