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法不容宽,可怜赤子何知,误蹈桁杨三尺苦;
君恩非易报,自愧长官无状,空叨雨露九重恩。

【注释】

  1. 慈利县斋联:指慈利县的官署。
  2. 国法不容宽,可怜赤子何知,误蹈桁杨三尺苦:国家的法律不会宽容,可怜的百姓无知,他们无辜地被杀害。
  3. 君恩非易报,自愧长官无状,空叨雨露九重恩:您(皇帝)的恩情难以报答,惭愧自己的长官身份,辜负了您的恩典。
  4. 桁(gěng)杨:古代刑场中悬挂罪犯头顶的横木,高约三尺。
  5. 九重:皇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无辜百姓的同情以及对官员的不满和自责。首句“国法不容宽”表明法律的严厉,对普通百姓的残酷。第二句“可怜赤子何知”则揭示了这些无辜者对法律无知,无法保护自己。第三句“误蹈桁杨三尺苦”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悲惨处境。

第四句“君恩非易报”反映了诗人对君王恩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自责。最后一句“自愧长官无状,空叨雨露九重恩”,则是对自己的指责,认为自己身为长官却没有保护好百姓,辜负了君王的期望和关怀。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审视和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