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遇房是乾隆年间的诗人,字又北,号木斋,无为人。他的诗作主要收录在《江上吟》这部作品中。
耿遇房的诗词表现出了他在艺术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例如,他的作品《雨窗怀刘计亭》和《书闷》都透露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耿遇房是乾隆年间的诗人,字又北,号木斋,无为人。他的诗作主要收录在《江上吟》这部作品中。
耿遇房的诗词表现出了他在艺术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例如,他的作品《雨窗怀刘计亭》和《书闷》都透露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句释义: 1. 澜翻鸟语唤春眠,又起新愁寄远天。 - “澜翻鸟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声音,鸟儿在水面上跳跃,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大地。这里的“春眠”指的是春天的温暖和宁静,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而“新愁寄远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2. 霜雪未终梅告退,土膏初动草争先。 - “霜雪未终梅告退”描述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梅花虽然还带着一些霜雪的痕迹
卜筑年来但掩扉,笑乖何道每心违。 注释:卜筑,指建宅定居。掩扉,关闭门窗。笑乖,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何道,什么道理。每心违,每次的心情都与这些道理相违背。 赏析:诗人在卜宅定居后,过着隐居的生活,每天只是关门闭户,与世隔绝。他的心情也总是与这些道理格格不入,总有些不合时宜。 好花深护春犹瘦,蔓草长除雨又肥。 注释:好花,美丽的花朵。深护,精心保护。春犹瘦,春天的气息依然显得有些瘦弱
夜行 露沾无遗草,月明先到山。 披衣出郊外,步缓心自闲。 偕行只影亲,细语幽泉湲。 去去十余里,村村傍林峦。 枯冢间茅屋,生愚与死顽。 鸣鸡惊人耳,敢辞行路艰。 注释: 1. 露沾无遗草:露水打湿了草丛。 2. 月明先到山:月亮升起时,已经先照到了山头。 3. 披衣出郊外:穿上衣服走出郊外。 4. 步缓心自闲:步伐缓慢,心里感到宁静。 5. 偕行只影亲:独自前行,只有身影相随。 6.
耿遇房是乾隆年间的诗人,字又北,号木斋,无为人。他的诗作主要收录在《江上吟》这部作品中。 耿遇房的诗词表现出了他在艺术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例如,他的作品《雨窗怀刘计亭》和《书闷》都透露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秦玠是清代的诗人。 字建封,又号半俗,生活在清乾隆年间。他的诗作风格朴实自然,深受后世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秦玠的生平事迹也颇具传奇色彩。他出生于江苏无锡,幼承家学,喜爱吟咏,并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秦湘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 字应华,号澹如,生于1813年,卒于1883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其中《西湖数峰阁联》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清代诗人翁鼒,字绍梅,号实斋。 翁鼒,生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卒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享年七十九岁。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初期到晚年的许多变迁,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并留下了丰富的诗歌作品。 《长干塔·寒云漠漠是金陵》是翁鼒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古城在寒冬中的景象,以及老僧对六朝旧事的追忆。诗中“寒云漠漠是金陵,九级原从天半凭”和“应为六朝愁不尽,老僧新锁上三层”等句子
清代诗人翁佩孚并非以对联或诗词著称,而是清代的一位官员。翁佩孚的生平与成就主要在于他的仕途和文学创作。翁佩孚(1820年—1893年),字子佩,号石泉,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是清朝晚期的一位官员、学者和诗人。 翁佩孚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作和政论方面,其中《落星亭联》是其代表作之一。该联展现了翁佩孚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风,同时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