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翻鸟语唤春眠,又起新愁寄远天。
霜雪未终梅告退,土膏初动草争先。
疏顽性觉幽村惯,卧病人传闭户坚。
窗外风雨深负约,论文谁共酒樽前。
诗句释义:
- 澜翻鸟语唤春眠,又起新愁寄远天。
- “澜翻鸟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声音,鸟儿在水面上跳跃,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大地。这里的“春眠”指的是春天的温暖和宁静,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而“新愁寄远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 霜雪未终梅告退,土膏初动草争先。
- “霜雪未终梅告退”描述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梅花虽然还带着一些霜雪的痕迹,但它已经开始凋谢并退出了舞台。这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推移。而“土膏初动草争先”则描绘了春天的开始,土地开始解冻,草木开始萌发。这里的“草”指的是春天的植物,它们争相发芽,展示出生命的活力。
- 疏顽性觉幽村惯,卧病人传闭户坚。
- “疏顽性觉幽村惯”描述了村庄中的居民们习惯了与外界隔绝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房屋结构坚固,能够抵御风雨侵袭。这里的“疏顽性”指的是村民对自然现象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方式。而“闭户坚”则强调了村民紧闭门窗的习惯,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干扰。
- 窗外风雨深负约,论文谁共酒樽前。
- “窗外风雨深负约”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风雨的担忧和无奈。他认为外面的风雨已经很深重,但他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只能独自承受。这里的“负约”指的是违背约定或预期。而“论文谁共酒樽前”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他希望与朋友一起饮酒聊天,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历。这里的“论文”指的是讨论学术问题或共同研究课题,而“酒樽前”则暗示了一种放松和愉快的氛围。
译文:
波涛翻涌如鸟语唤醒沉睡的春梦,醒来时却多了一丝新的忧愁寄托给那遥远的天际。
雪花尚未消融,梅花已悄然离去;泥土开始松动,小草争奇斗艳。
那些习惯了远离尘嚣的村民,他们的房子坚固得足以抵御风雨的侵袭。
外面的风雨似乎在深深地辜负着我的承诺,我渴望与朋友共饮美酒、畅谈心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春天、生活态度和友情的思考之作。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变化,传达出了对自然、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
第一句“澜翻鸟语唤春眠,又起新愁寄远天。”生动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然而,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也感到了一种新的忧愁和压力,这种忧愁和压力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挑战。
第二句“霜雪未终梅告退,土膏初动草争先。”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生命力。这里的“霜雪未终”、“土膏初动”都暗示着春天的开始和发展,而“梅告退”和“草争先”则分别表达了梅花的凋谢和草木的生长。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变化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第三句“疏顽性觉幽村惯,卧病人传闭户坚。”则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这里的“疏顽性”和“闭户坚”分别代表了人们面对自然的态度和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两个词汇,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法。
第四句“窗外风雨深负约,论文谁共酒樽前。”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对朋友的思念。这里的“窗外风雨深负约”暗示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和困难的预期,而“论文谁共酒樽前”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渴望。诗人希望通过和朋友共饮美酒、畅谈心声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压力,同时也希望能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既有对个人情感的体验,也有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这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广泛吸引力和深刻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