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客归迟,我愧巨卿真死友;
江湖天遗老,谁知苏轼旧词臣。
【注释】
风雨客归迟,我愧巨卿真死友:风雨中归来迟缓,我愧对陶巨卿,他是我真心敬重的朋友。
江湖天遗老,谁知苏轼旧词臣:江湖上是天地间留下遗风的老者,谁能想到我曾经是苏轼的旧词臣。
【赏析】
此诗作于宋绍圣四年(1097),作者在谪岭南(今广东茂名)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为远恶州吏,与友人杨泗孙久别重逢,故有此作。
首句“风雨客归迟”,以风雨自喻,暗喻自己受贬之苦,而诗人对此却并不感到悲戚,反而认为值得,因为自己能和挚友杨泗孙久别重逢。这两句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表现了诗人豁达大度的襟怀。
“我愧巨卿真死友”一句,是说自己虽身遭贬谪,但并未失去对友人杨泗孙的敬爱之情。陶渊明有《咏荆轲》一诗:“微斯人,吾谁与归?世乱各趋利,男儿重意气。何为轻一身,心系四海事?”诗人用此典,表达了自己虽身遭贬谪,但对朋友的思念、敬爱之情丝毫未减,足见其人格的高尚。
“江湖天遗老,谁知苏轼旧词臣”两句写自己身处僻远之地,仍关心着朝廷大事。“天遗老”指自己虽年老已退,但仍关注着国家政治大事,正如古人所言:“年高不减忧国心。”这里,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朝政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苏轼等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仍然坚持操守、关心政事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泗孙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遭遇不幸的豁达态度。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