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滔滔感不禁,偶然失脚便浮沉。
儒门自有长生法,第一真传是养心。

《观自在念诵仪轨经》其一赏析

世运滔滔,感不禁;偶然失脚,便浮沉。这是清代翁同和在《题唐人书十一面观自在念诵仪轨经·其一》中表达的感慨。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以及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世运滔滔”四字,形象地勾勒出时代的动荡不安和社会的混乱状态。而“感不禁”三个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诗人在感叹之余,也流露出一丝对世事的超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偶然失脚便浮沉”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在这里,“偶然失脚”象征着生活中的意外和挫折,而“浮沉”则反映了这些意外给诗人带来的心理波动和生活状态的改变。这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诗中的转折出现在最后两句:“儒门自有长生法,第一真传是养心。”这句话以儒家的修养理念为引,强调了修身养性是抵御人生起伏的关键。其中,“长生法”指的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永恒,而“第一真传是养心”则是将儒家的核心思想——“养心”——作为修持的首要原则。这一转变,使得整首诗从对现实的感慨升华到了对内在修炼的重视。

翁同和的《题唐人书十一面观自在念诵仪轨经·其一》不仅是对时代和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映,更是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它启示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起落时,应以儒家的修身养性为核心,寻求内心的平衡与宁静,以达到生命的长久与圆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