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能蕴藉如相识;梦亦斋庄始见君。
注释:春天的景色就像我一样,含蓄而不张扬;而梦中的你,才真正显现出你的品格。
赏析:诗中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诗人林昌彝(字集虚)的性格和才华。“春能蕴藉如相识”中的“蕴藉”一词,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好,同时暗指诗人的文静深沉。“梦亦斋庄始见君”则是对林昌彝性格和才华的高度赞扬,“斋庄”一词,既形容了他的举止端庄,又暗示了他的学问渊博。整首诗充满了对林昌彝的赞赏之情。
春能蕴藉如相识;梦亦斋庄始见君。
注释:春天的景色就像我一样,含蓄而不张扬;而梦中的你,才真正显现出你的品格。
赏析:诗中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诗人林昌彝(字集虚)的性格和才华。“春能蕴藉如相识”中的“蕴藉”一词,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好,同时暗指诗人的文静深沉。“梦亦斋庄始见君”则是对林昌彝性格和才华的高度赞扬,“斋庄”一词,既形容了他的举止端庄,又暗示了他的学问渊博。整首诗充满了对林昌彝的赞赏之情。
【注释】 招:邀请。吴会:即指今江苏苏州地区,古称吴郡、吴会。血手印:比喻反动势力的暴行。皖江:今安徽安庆至南京一段长江,当时称为皖江。浪淘:比喻汹涌澎湃的水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二·九”运动中,为营救被捕同志而写的。诗的前两句,是说请来二三志同道合的朋友登台表演节目,他们真真假假,假戏真做,演出了一出“吴会新翻血手印”。这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暴行;后两句,写营救被捕同志的壮举
诗句释义 1.“着手成春,卷中著述皆千古”:此句意味着一旦开始着手某事(如写作或研究),便能迅速取得成功,且其成果将会长久地被后世所铭记。这里的关键词是“着手成春”,形容事情一经着手便能迅速取得成效;“卷中著述”则指书籍、文章等学术作品;“千古”则强调这些成就的长远影响和历史价值。 2.“有官不仕,林下逍遥见一人”:此句表达了一种对官职的淡泊态度,宁愿在自然中自在生活,不愿为了官职而束缚自己
妾室联 玉关杨柳愁边句;金镜夫容梦里人。 注释:玉门关边杨柳,在思念的边陲;丈夫的容貌,在梦境中出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之悲苦的诗。第一句“玉关杨柳愁边句”,玉关,泛指西北边疆,杨柳,即边塞柳,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情。第二句“金镜夫容梦里人”。金镜,即铜镜,这里指妻子,梦中的人,也就是妻子的模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夜行 露沾无遗草,月明先到山。 披衣出郊外,步缓心自闲。 偕行只影亲,细语幽泉湲。 去去十余里,村村傍林峦。 枯冢间茅屋,生愚与死顽。 鸣鸡惊人耳,敢辞行路艰。 注释: 1. 露沾无遗草:露水打湿了草丛。 2. 月明先到山:月亮升起时,已经先照到了山头。 3. 披衣出郊外:穿上衣服走出郊外。 4. 步缓心自闲:步伐缓慢,心里感到宁静。 5. 偕行只影亲:独自前行,只有身影相随。 6.
卜筑年来但掩扉,笑乖何道每心违。 注释:卜筑,指建宅定居。掩扉,关闭门窗。笑乖,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何道,什么道理。每心违,每次的心情都与这些道理相违背。 赏析:诗人在卜宅定居后,过着隐居的生活,每天只是关门闭户,与世隔绝。他的心情也总是与这些道理格格不入,总有些不合时宜。 好花深护春犹瘦,蔓草长除雨又肥。 注释:好花,美丽的花朵。深护,精心保护。春犹瘦,春天的气息依然显得有些瘦弱
诗句释义: 1. 澜翻鸟语唤春眠,又起新愁寄远天。 - “澜翻鸟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声音,鸟儿在水面上跳跃,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大地。这里的“春眠”指的是春天的温暖和宁静,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而“新愁寄远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2. 霜雪未终梅告退,土膏初动草争先。 - “霜雪未终梅告退”描述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梅花虽然还带着一些霜雪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