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1847—1932),字蔚然,四川泸县人。
树与弟楠同中光绪十五年巳丑科进士,同入翰林院。
历官兵部主事、郎中,充军机章京,改禦史,出知锦州、奉天二府,以廉惠称。
著有《鸰原集》、《金銮琐记》、《珠岩山人诗钞》,惜皆散佚。
今仅辑得遗诗五首。
生卒年:?-?
高树(1847—1932),字蔚然,四川泸县人。
树与弟楠同中光绪十五年巳丑科进士,同入翰林院。
历官兵部主事、郎中,充军机章京,改禦史,出知锦州、奉天二府,以廉惠称。
著有《鸰原集》、《金銮琐记》、《珠岩山人诗钞》,惜皆散佚。
今仅辑得遗诗五首。
生卒年:?-?
题城南试卷 二十年前写试册,六儿娶妇在京得。 老兄一见泪淋浪,此是弟兄始通籍。 保和殿上风日炎,弟坐殿廊兄内室。 兄当淹迟日逾午,弟为兄忧卷将撤。 三篇以后不停挥,欲代兄书完赵璧。 那知书竟两无误,下殿三竿见斜日。 朝房不坐寂无事,弟抽鼠毫尽馀墨。 迄今回首恍如梦,石洞场边草萧瑟。 常经庐馆问行寓,回忆都城遇兵燹。 甘泉宫中照烽火,铜驼陌上生荆棘。 德兵携去褚翁书,倭人拾去羲之帖。
【诗句】 砚冻蟾蜍秃笔横,中宵起听曙鸡鸣。 终南不隐嘲种放,塞北迟归笑子卿。 款客家贫惟毳饭,和诗味淡似藜羹。 颖滨山谷联姻好,喜极东坡爱后生。 【译文】 砚台冻得像蟾蜍的头部一样,笔尖也变得干枯了。深夜醒来听到鸡叫,心中不禁涌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处终南山,却无法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而那些在塞北边关迟迟不能归来的人,又怎么能像古代的名士那样,能够潇洒地说“吾与子还山”呢? 在家中款待朋友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哲宗时期所作的。他通过描写自己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怀刺权门舄履阗,何如陋室乐吾天。 这句诗的意思是:“拿着朝廷的委任状走进权贵的门庭,熙熙攘攘的人潮涌动。相比之下,我宁愿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诗人用“权门”和“陋室”两个相对的概念,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久辞仕版离冠带,聊把君诗当管弦。
再题鹅坊壁 散吏驱车去复来,重阳独醉菊花杯。 频年羁旅逢佳节,乱世功名出霸才。 徐福岛兼邻国土,管公楼是望乡台。 故园风鹤今闻警,游子天涯尚未回。 注释: 1. 散吏驱车去复来:指那些四处漂泊的官员们,他们驱车前往,然后又返回自己的家乡。 2. 重阳独醉菊花杯:在重阳节这一天,诗人独自饮酒庆祝,酒杯中倒映着盛开的菊花。 3. 频年羁旅逢佳节:连续多年在外漂泊,每逢佳节倍思亲。 4.
夏题鹅坊壁 出城二三里,林木喜苍蔚。 地无市廛声,茗有沙泉味。 好雨浥清尘,虚窗函远翠。 鸟语不识名,风中发清吹。 城居苦烦扰,到此涤尘肺。 呼童下竹帘,扫榻且酣睡。 注释: - 出城二三里:走出城外两三个里路。 - 林木喜苍蔚:树木茂盛,郁郁葱葱。 - 地无市廛声:地面上没有城市的喧嚣声音。 - 茗有沙泉味:这里的茶有沙洲泉水的风味。 - 好雨浥清尘:好的雨洗净了尘埃。 - 虚窗函远翠
【解析】 “挽张之洞联”,此联是作者为张之洞写的一副楹联,上句写其受命于危难之际,下句写其为百姓请命。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湖南长沙人,清朝末期政治家、学者,曾主持洋务运动。 【答案】 译文:接受顾命的重任而回到京城,周公的遗志让我留下辅佐保奭;为国家的百姓痛哭流涕,我如同苏轼一样为欧阳修的去世而悲痛。 赏析:这是作者为张之洞写的一副楹联,上句“受顾命还”指张之洞受命于危难之际
高树 高耸的大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覆盖了大堤。 归巢的乌鸦,无数只,在夕阳的余晖下,发出阵阵啼叫。 只怕半夜里狂风骤起,它们不能栖息在深枝上安然入睡。 注释: 1. 高树:高大的树木。 2. 阴森:形容树茂密,遮阴浓厚的样子。 3. 归鸦无数:指乌鸦飞回树上。归巢是鸟类的一种习性。 4. 夕阳啼:夕阳西下时发出的啼叫声。 5. 深枝自在栖:指树枝深处,鸟可以自由栖息。 赏析:
【注释】 高树:高大的柳树。 阴森:阴暗。 归鸦:归来的乌鸦。 只愁夜半狂风起,不得深枝自在栖(:担心夜晚大风将它们吹走,不能在深深的树枝上栖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所见的高柳和归鸦。 第一句是写高柳,第二句是写归鸦,第三句由归鸦联想到自己的遭遇,第四句则是诗人自伤之情。 “高”指柳树之高,高大挺拔;“阴森”则形容它枝叶茂密,遮天蔽日,给人一种森严恐怖的感觉;“归鸦”即归巢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