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树,原名张维屏,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80,卒于公元1859
清广东番禺人,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珠海老渔。
道光二年进士。
历官黄梅、广济知县、南康知府。
于经义、古文、骈体、词曲、书法、医学,无不究心。
尤工诗,与黄培芳、谭敬昭称“粤东三子”。
所作《三元里》、《三将军歌》等,反映鸦片战争中抗敌英杰,尤足称道。
有《听松庐诗钞》、《松心诗录》、《松心文钞》、《艺谈录》、《国朝诗人征略》等。
生卒年:1780-1859
子树,原名张维屏,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80,卒于公元1859
清广东番禺人,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珠海老渔。
道光二年进士。
历官黄梅、广济知县、南康知府。
于经义、古文、骈体、词曲、书法、医学,无不究心。
尤工诗,与黄培芳、谭敬昭称“粤东三子”。
所作《三元里》、《三将军歌》等,反映鸦片战争中抗敌英杰,尤足称道。
有《听松庐诗钞》、《松心诗录》、《松心文钞》、《艺谈录》、《国朝诗人征略》等。
生卒年:1780-1859
黄鹤楼 仙人去后词人去,但见长江日夜流。 江上白云应万变,楼前黄鹤自千秋。 沧桑易使乾坤老,风月难消今古愁。 惟有多情是春草,年年新绿满芳洲。 注释与赏析: 1. 仙人去后词人去,但见长江日夜流。 - 注释:这里的“仙人”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而“词人去”则表示诗人离开。整句表达了一种离别后的寂寥之情。"但见长江日夜流"描绘出长江的永恒和流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意境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义、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差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意象、情感、技巧等;最后指出其艺术特点。注意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进行分析。 (1) “大海茫茫,到无岸无边”意思是:浩浩荡荡的大海,没有边际、无边无际。诗人以“大海”为喻,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 “观于天
翻译: 黄梅县大堂联 催促征收赋税难免追逼呼喊,希望百姓早日完纳国家赋税; 减少麻烦无外乎忍耐,劝告众人不要到衙门里闹事。 注释: 1. 催科不免追呼(催税) - 指为了完成税收任务,不得不对百姓进行追逼和呼唤。 2. 完国课 - 缴纳国家的赋税。 3. 省事无如忍耐 - 减少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忍受。 4. 公堂 - 官府的大厅,通常也是处理民事纠纷或诉讼的地方。 赏析:
【注释】 观音殿联:指对观音殿所题的对联。 具大神通:具有很大的本领和能力。 忽现千般手眼:忽然展现出千种本领,表现出各种手段。 自在观自在:自在就是自在,自在观就是自在看。 真佛力:真正的佛的力量。 总由一念慈悲:全部是由一个念头的慈悲而成就的。 赏析: “菩提今菩提”一句,是说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菩提树还是菩提树,它的本质并没有变,只不过是由于外在的原因而发生了变化罢了。 “具大神通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用笔描绘了一幅“松林”图。松林是作者所喜爱的景致,也是他退居后的生活写照。此诗表达了词客、宰官、老渔三种不同身份人物在风尘中历尽沧桑之后,各自找到的归宿:词客退隐山林,享受清幽宁静的田园生活;宰官归隐于松林之中,过上闲适的隐居生活;老渔则选择在松林下度过余生。诗人通过对松林的喜爱和赞美,表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为词客,为宰官,为老渔
【诗句释义】 善男子,善女人:对佛教徒的尊称。 香界同登,要看五百尊装身菩萨;:香界是指修行的场所或境界。五百尊装身菩萨指的是五百罗汉。 大护法,大慧业:指佛教中的护法神和有大智慧的人。 福田自种,好向十二时努力修行:福田指种植善因得福报的地方,这里指佛教修行所得的福报。十二时,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里指佛教修行的时段。 【译文】 对于佛教徒来说,无论是善男子还是善女人
聚公等三五名流, 相与斫脍衔杯, 问世界中何物是愁, 几时才老; 破人间万千尘劫, 又可焚香煮茗, 况园子里佳花如笑, 好鸟频啼。 注释:聚集了公等人的三五名流,一起享受美食、畅饮美酒,询问世界上什么是烦恼忧愁,什么时候才能变老?突破了人间的种种尘世困扰,又可以烧香煮茶,何况园中的美景如同笑脸般令人愉快,可爱的鸟儿们也频频地啼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鼎湖山寺的闲适生活,与朋友们共饮美酒
【注释】 南国:南方国家。乔初嫁:周瑜(乔公)刚嫁到南方时,年方二十四岁。乔、周均为人名,这里指周瑜。乔始婚:乔公刚与孙策结婚。 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南赤矶山。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在此大战中,孙刘联军破曹操军。 东风:指南风。亮助成:周瑜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助吴军大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孙权手下任功曹时,为祝贺周瑜娶亲而作。诗的前两句写周瑜新婚不久即赴前线,后两句写他利用东风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张维翰的挽联,通过描绘弟兄、父母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怀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弟兄手足无多”:描述了兄弟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虽然只有几个兄弟,但感情深厚。 2. “叹劳生终岁奔驰”:感叹自己一生奔波劳碌,没有多少时间陪伴亲人。 3. “卌载光阴弹指过”: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同弹指一挥间。这里用“卌载”来形容岁月漫长,“弹指过”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短暂和易逝。 4.
【注】潘正亨:即潘岳,晋代著名诗人。 【赏析】此诗写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与感伤之意。首联是说,我与潘公虽为同僚但感情深厚,如今他已逝世,我怎能忍心不为之悲伤呢?颔联是说,我们生前的友情如酒般醇厚,而死后则更加感人。颈联是说,我们死后的情谊如同园林中花木一样长青。尾联是说,我虽然不能与你共赏美景,但是可以和你畅谈诗情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 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 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 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 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 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 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
郑孝胥是中国近现代诗人及诗学家,同时也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总理和建国参与者。以下将详细介绍郑孝胥: 1. 生平背景 - 早年生活:郑孝胥,字苏戡,一字太夷,号海藏,祖籍港头镇南郑村,出生于江苏苏州的胥门。他的家族在福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具体祖籍不详。郑孝胥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和社会动荡,尤其是在清末民初,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起伏。 - 官场生涯:光绪八年(18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