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山,原名万承纪,清代诗人
清江西南昌人,字廉山,一字廉三。
乾隆五十七年副贡。
嘉庆间从军苗疆。
谙河务,官至江南海防同知署淮海道。
善画山水,兼工楼阁人物花鸟。
工篆法,尤精金石鉴别之学。
尝缩临汉魏碑,刊于端石砚背上,凡百种,名百汉碑砚。
生卒年:?-?
廉山,原名万承纪,清代诗人
清江西南昌人,字廉山,一字廉三。
乾隆五十七年副贡。
嘉庆间从军苗疆。
谙河务,官至江南海防同知署淮海道。
善画山水,兼工楼阁人物花鸟。
工篆法,尤精金石鉴别之学。
尝缩临汉魏碑,刊于端石砚背上,凡百种,名百汉碑砚。
生卒年:?-?
注释: 1. 仁仁义宜,以制其行:这里的“仁”指的是仁慈、宽厚;“义”指的是正义、道义;“宜”是适宜、适当。整句话的意思是要施行仁政和实行义政,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2. 经经纬史,乃成斯文:这里的“经”指的是经典的儒家经典著作;“纬”指的是纬书,一种辅助性的典籍;“史”指的是历史。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学习儒家的经典、纬书和历史,才能形成自己的学问和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言诗
【注释】 凡避嫌者:凡是怕被牵连的人。内不足:内心不安,形容心虚胆怯。有争气者:那些有骨气的。无与辨:无法与之争辩。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以“书室联”为题,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心虚胆怯、畏首畏尾、不敢坚持自己正确见解的人的不满和批评。全诗用典,言简意赅,语言精炼,一气呵成
清江西南昌人,字廉山,一字廉三。 乾隆五十七年副贡。 嘉庆间从军苗疆。 谙河务,官至江南海防同知署淮海道。 善画山水,兼工楼阁人物花鸟。 工篆法,尤精金石鉴别之学。 尝缩临汉魏碑,刊于端石砚背上,凡百种,名百汉碑砚。 生卒年:?-
黄文照是清代诗人,字丽甫,学者称为季弢先生。他生于1556年,卒于1651年,是泉州府同安县北部新圩镇金柄村人(今属厦门市翔安区)。 黄文照一生经历颇为坎坷,终生不仕,时人尊称他为“黄布衣”。他的诗歌成就虽无详细记载,但因其不仕的行为,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尊重。黄文照的《挽郭嵩焘联》便是其代表诗作之一,此诗表达了对郭嵩焘不幸去世的哀悼之情
邹象雍是清代诗人。 字蕤宫,号抑庵,生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卒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的动荡与繁荣,其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