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潮观(1710-1788),字宏度,号笠湖,今江苏无锡人。
清乾隆元年(1738)中举人,入实录馆供职。
后相继出任山西、河南、四川等省的县、州、府长官,历十六年任。
著有《心经指月》、《金刚宝蔑》、《左鉴易隅》、《家语贯珠》。
生卒年:?-?
杨潮观(1710-1788),字宏度,号笠湖,今江苏无锡人。
清乾隆元年(1738)中举人,入实录馆供职。
后相继出任山西、河南、四川等省的县、州、府长官,历十六年任。
著有《心经指月》、《金刚宝蔑》、《左鉴易隅》、《家语贯珠》。
生卒年:?-?
恐是瞿昙幻化因,女郎花现宰官身。 无端泄露春光早,云破方知一月真。 诗句解析 1. 恐是瞿昙幻化因: - “瞿昙”在佛教中指的是释迦牟尼佛,这里可能暗示墓主生前的身份地位或其与佛的某种关联。 - “幻化因”表示一种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的因缘,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敬畏和好奇。 2. 女郎花现宰官身: - “女郎”可能指墓主人的年轻貌美,也可能象征某种美好的愿望或理想。 -
诗句原文: 白马关前落凤坡,千年孤冢郁嵯峨。 可怜末定三分鼎,草草功名也不磨。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白马关前有一处落凤的山坡,那里埋葬着一位千年的孤坟,显得孤独而威严。可惜最终没能决定三国的归属,匆匆忙忙地结束了自己的功名,这实在令人惋惜。 关键词解释: - 白马关前:指的是位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马关附近的地点。 - 落凤坡:一个地名,与诗歌中的描写相关联
东风不上蜀王台,环佩衣冠尽草莱。只有香名埋不得,梅花毕竟百花魁。 诗句释义:东风没有吹拂到蜀王台上,那些穿戴华丽、佩戴玉器的人早已散落于草野之间。唯有那香气仍然存留,但梅花之美终究还是不如那百花之冠。 译文:春风无法吹拂至蜀王台,那些昔日的贵族和官员已散去无踪,只留下荒芜之地。唯有那遗留的花香,依旧让人沉醉,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然而,尽管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三尺孤坟幸未平”:描述的是墓地周围的情况,三尺高的坟墓尚未被平复,这可能暗示着某种未完成或持续的状态。 - “筑台应可对怀情”:诗人打算建造一座台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怀念。这里的“怀情”可能指的是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 - “书生只解风流梦”:这里用“风流梦”来形容书生的生活,可能是指那些追求虚幻、不切实际梦想的人。 - “赢得啼猿有四声”
【注释】襄阳:指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庞士元:指庞统,字士元,东汉末年蜀郡人,曾任荆州刺史从事、刘备军中军师等职,以智勇著称。墓门:坟墓的门。残照:落日的余晖。 译文:襄阳是旧时的隐居地,白云开时山中景色如画;龙凤双飞入蜀来时春色满园。今日来到墓地,看到秋草萋萋,一样的残阳斜照,令人无限伤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庞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首句“襄阳旧隐白云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
杨春芳,字莪蒿。 初名春震,后改今名。 少聪颖,顺治初由明经知高陵县,以守城有功升南阳清军。 再升四川兵备重庆佥事,旋补河北道河南按察司佥事,政平有声,河北道缺俸裁,又补宁夏道佥事。 后升江西分守饶南九江布政司左参议。 以劳瘁卒于官。 诗见康熙《林县志》卷十二《艺文》。 生卒年:?-
杨潮观(1710-1788),字宏度,号笠湖,今江苏无锡人。 清乾隆元年(1738)中举人,入实录馆供职。 后相继出任山西、河南、四川等省的县、州、府长官,历十六年任。 著有《心经指月》、《金刚宝蔑》、《左鉴易隅》、《家语贯珠》。 生卒年:?-
杨钟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子远,号青莲居士,生于1750年,卒于1819年,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以诗词创作著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较高的成就,而且在艺术风格上也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