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侯,原名郑辅东,清代诗人
郑辅东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曾中进士并于多个县任知县。
郑辅东(1863年—1936年),字靖侯,日就乡人,清朝政治人物,以卓越的政治和文学成就著称。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更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历任多个县的知县,展现了其治理地方的能力。
靖侯,原名郑辅东,清代诗人
郑辅东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曾中进士并于多个县任知县。
郑辅东(1863年—1936年),字靖侯,日就乡人,清朝政治人物,以卓越的政治和文学成就著称。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更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历任多个县的知县,展现了其治理地方的能力。
【注释】 1.挽张之洞联: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的对联。上联“出任疆圻、入登钧轴,关系安危,大机括在保障南方、斡旋北极”中的“任”、“出”“入”“保”均为动词,“疆圻”、“钧轴”、“安危”、“北方”、“枢机”均指国家大事;下联“主持政典、总揽文明,动扬中外,备哀荣当声摇天宿、涕满坤舆”中“主”(主持)是名词,“典”、“理”、“扬”、“外”均为动词,“文明”、“哀荣”、“天宿”
郑辅东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曾中进士并于多个县任知县。 郑辅东(1863年—1936年),字靖侯,日就乡人,清朝政治人物,以卓越的政治和文学成就著称。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更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历任多个县的知县,展现了其治理地方的能力
刘人煦是清代诗人。 字育万,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是登州府文登县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好学,其诗作多体现了他的学识和情怀。刘人煦的生平虽不广为人知,但以其作品《挽张之洞联》为例,可见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郑其深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的官员和书画家。以下是关于郑其深的详细背景介绍: 1. 基本信息:郑其深是清朝浙江镇海人,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道光十四年(1834年)他考取了举人,并广泛阅读了经史百家及道藏、释典。 2. 仕途经历:郑其深在清朝担任过多个官职,包括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表现。他因为请赈灾民忤逆大吏而辞官归隐。 3. 文学成就:郑其深擅长诗词骈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