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斗,原名刘荫枢,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37,卒于公元1723
清陕西韩城人,字相斗,号乔南,晚号秉烛子。
康熙十五年进士,授河南兰阳知县。
累迁江西赣南道,以忤总督罢。
复起为云南按察使,擢贵州巡抚,所至皆有声。
以阻挠军务,遣赴喀尔喀种地,寻召复原官。
有《春秋蓄疑》、《易解》、《梧垣奏议》、《宜夏轩杂著》。
生卒年:1637-1723
相斗,原名刘荫枢,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37,卒于公元1723
清陕西韩城人,字相斗,号乔南,晚号秉烛子。
康熙十五年进士,授河南兰阳知县。
累迁江西赣南道,以忤总督罢。
复起为云南按察使,擢贵州巡抚,所至皆有声。
以阻挠军务,遣赴喀尔喀种地,寻召复原官。
有《春秋蓄疑》、《易解》、《梧垣奏议》、《宜夏轩杂著》。
生卒年:1637-1723
【注释】 贵州:今贵州省。试院:古代地方官署设于学宫,考试举人者多在此处举行,故称“试院”。衡鉴堂:即衡鉴亭或衡鉴亭联,为清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郑燮(板桥)所题。侧席求贤:指古代天子坐于殿上,旁置小榻,以待贤士,意即重视人才。梦萦岩野:指心系民间疾苦的志士仁人。何字非笔耕心织:指作者自勉勤于笔耕,用心编织,以抒写忧国忧民的情怀。携朋观榜:指作者与友人一同观看科举考试的揭晓。泪满秋衫
清陕西韩城人,字相斗,号乔南,晚号秉烛子。 康熙十五年进士,授河南兰阳知县。 累迁江西赣南道,以忤总督罢。 复起为云南按察使,擢贵州巡抚,所至皆有声。 以阻挠军务,遣赴喀尔喀种地,寻召复原官。 有《春秋蓄疑》、《易解》、《梧垣奏议》、《宜夏轩杂著》。 生卒年
刘炳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东郊,号青滋山人,生于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他的诗作以五言见长,游华山时诗风雄浑,晚年主张论诗不必拘泥于传统规则。 刘炳震的生平和诗歌成就都值得深入了解。在了解刘炳震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探索清代其他著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如沈德潜、费锡璜、陈淇等,这些都是当时诗坛上的重要人物。通过研究这些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诗歌艺术和历史价值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 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 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 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