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妙端是元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她以其不屈不挠的节操和高尚的人格,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胡妙端(约1360-1360),元代末年越嵊县剡溪人。她嫁给同邑祝某,至正庚子春,被苗人掳至金华,欲将其纳为妻。面对如此困境,胡妙端并未屈服于强权,而是选择了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
胡妙端是元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她以其不屈不挠的节操和高尚的人格,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胡妙端(约1360-1360),元代末年越嵊县剡溪人。她嫁给同邑祝某,至正庚子春,被苗人掳至金华,欲将其纳为妻。面对如此困境,胡妙端并未屈服于强权,而是选择了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
弱小的身体怀着对漆室的忧虑,搜寻山中的千骑进入深幽的地方。 旌旗的影子乱了天空与惨淡的天空一样,金鼓的声音淫荡了鬼也忧愁。 父母辛勤劳作何时回报,夫妻恩爱的时期现在休息。 九泉有路还归去,那个云边是越州。 注释: 1. 弱质空怀漆室忧:指的是诗人因为自己身体虚弱无法报效国家而感到忧虑。 2. 搜山千骑入深幽:形容军队深入山区进行搜索的行动。 3. 旌旗影乱天同惨:形容战场上旌旗飘扬
岑安卿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岑安卿,字静能,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卒于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年),余姚上林乡人。他的一生虽未仕为官,但以其诗才和对宋遗民的同情而著称。 岑安卿的诗歌创作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他曾作《三哀诗》,以吊唁宋遗民在里中的生活,其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也表达了他对那些仍坚守信仰的人们深深的敬意和同情
汪士深是元代的著名诗人,字起潜,宛陵人。汪士深的诗歌创作在元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他的五言律诗《题刘氏嘉秀园》和七言绝句《谒昭亭祠》,可以窥见其诗歌的艺术风貌。 汪士深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独到感悟。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还有对历史遗迹的深情缅怀。如《谒昭亭祠》一诗中所描述的灵祠、层峦、远眺等元素,都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崇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李泂是元代杰出的诗人、词人、曲家和书法家。以下是对李泂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 - 姓名:李泂,字子粲,一字子鬯,自号弋阳山樵。 - 时代:约公元1388年前后在世。 - 生平:生平事迹不详,但有作品流传至今。 2. 艺术成就 - 诗歌:李泂的诗歌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颇具特色。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四季变化、自然景观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思。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