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诗人伊用昌,字里不详,是唐末不仕的道士,以山水游历和诗歌创作著称

伊用昌在唐代末年选择披羽褐为道,即脱掉官服做道士,这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他的生活轨迹显示了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的复杂性:一方面有追求自由、逃避现实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有因现实无奈而选择隐居生活的可能性。

伊用昌的生平中,他的足迹遍布两浙、江西和湖南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是文人墨客常游访之地。他在这些地区的活动,不仅是地理上的漫游,也是心灵上的寻求和探索。从诗作中也能看出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如《全唐诗》收录的六首诗以及词二阕,展示了其对自然美的敏感和艺术表现的才华。

除了诗歌创作外,伊用昌还曾进入湖南马氏幕府。这个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也可能对其后来的文学风格产生一定影响。在古代文人中,幕僚生涯常常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流派和文化环境,从而丰富个人的艺术视野和创作素材。

虽然现存的信息不足以全面了解伊用昌的一生,但从他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个人情感的表达。通过研究他的诗作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晚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能更深刻地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