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高昌人,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字世玉。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
顺帝至正中,为泉州路达鲁花赤。
考求图志,搜访旧闻,成《清源续志》二十卷。
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工诗。
有《世玉集》。
生卒年:?-?
元高昌人,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字世玉。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
顺帝至正中,为泉州路达鲁花赤。
考求图志,搜访旧闻,成《清源续志》二十卷。
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工诗。
有《世玉集》。
生卒年:?-?
这是一首描绘晋溪景色和游览经历的五言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1. 访古晋祠山,晓集汾水桥。 - “访古晋祠山”:探访古老而著名的晋祠山。 - “晓集汾水桥”:早上集合在汾水桥上。 - “访古”与“晓集”都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和欣赏。 2. 星河没惨淡,野色见平遥。 - “星河”可能指的是星空或银河,但在此上下文中可能是指黎明时分的星光映照下的景象。 - “没惨淡”:暗淡,模糊。
蒙岩石刻 桃花雨中流转章桥之约 1. 诗歌全文 蒙岩几日桃花雨。依稀流水章桥去。只恐到天台。误通刘阮来。 玉堂开绮户。不隔尘寰路。休认避秦人。壶中别有春。 2. 词语解释 - 蒙岩:指蒙山的岩石,此处可能是指一处自然景致或地名。 - 桃花雨:形容春雨绵绵不断,如同花瓣飘落一般,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 流水章桥:形容河水流动的声韵与桥梁的轮廓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美妙的声音和视觉画面。 - 天台
潞郡古黎国,历韩分晋阳。 这句诗描述了潞郡(今山西省长治市)的历史背景,它曾是古黎国和晋阳的一部分。 右顾带河汾,左揖耸太行。 这句诗描绘了潞郡周边的地理环境,右侧是黄河之滨,左侧是太行山脉,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高阜俯四下,风气殊劲刚。 这句诗通过高阜俯瞰四周的景象,传达出地势的高峻和风力的强大。 道路阅修阻,山岳互低昂。 这句诗描述了潞郡的道路崎岖难行,但山岳之间却形成高低起伏的壮观景象。
译文 玉骑朱旗降临翠峦,紫气缭绕函关应。 真仙出没时无有,客使忧勤自往还。 千岁柏古殿烟横,万重山灵池云绕。 琼枝珠蕊垂甘露,愿转丰年瑞雪颁。 注释 1. 谒天圣宫:这是一首描写皇宫或庙宇的诗歌,可能是用来表达对皇帝的敬意或祈求神灵保佑。 2. 玉骑朱旄降翠峦:玉骑指的是皇帝,朱旗是皇家的象征,这里形容皇帝的到来。翠峦指青山绿水,形容景色秀丽。 3. 神光紫气应函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和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全诗,然后结合注释和选项的内容,逐一对诗句进行分析。 (1) 极目云山道阻修,勋名久速为谁收。海天秋色无边景,且上遐陬第一楼。这是说登上高台远眺,只见一片秋色无边的海天景色;而自己功名不显,又何必苦苦追求呢?诗人借登临抒写胸怀,表现了壮志难酬的苦闷。 译文: 极目远望,只看见层层云雾缭绕起伏,山道险阻重重,仕途艰难
雪岭云冈望吉州,霜飞玉洁炫凝眸。 黄堂屡听鸣琴者,万斛冰泉泻碧秋。 注释: - 雪岭、云冈:山名,这里指代吉州的山川。 - 吉州:今中国江西省吉安市一带。 - 霜飞玉洁:形容雪花洁白如玉,闪烁着光芒。 - 炫凝眸:使目光为之吸引。 - 黄堂:古代官署中设置的厅堂,这里借指朝廷(官场)。 - 鸣琴者:弹奏乐器之人,这里指文人雅士。 - 万斛冰泉:形容清澈见底的泉水。 - 碧秋:形容秋天的景色
吉州道中三首 行尽高山涉水涯,仙家缥渺隔明霞。 扬鞭笑指桃源路,不用扁舟溯落花。 注释: 1. 行尽高山涉水涯:“行尽”表示走完、走到尽头的意思;“涉水涯”即涉过水的边沿,这里形容行走的艰辛和艰难;“高山”和“水涯”都是形容道路崎岖不平;“仙家”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缥渺”形容虚无缥缈,难以捉摸;“隔明霞”则意味着仿佛隔着美丽的霞光; 2. 扬鞭笑指桃源路
诗句:涧壑昂藏郁翠松,半空清响伯夷风。 译文:山谷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昂首挺立,山谷间回荡着清新的声音,好似伯夷(古代的一位贤人)一般。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涧壑”指的是山间溪流和深谷,“昂藏”意为高耸,此处指松树高耸入云。"郁翠松"形容松树苍翠欲滴,生机盎然。 "半空"则指松林覆盖的范围,声音在半空中回荡。"伯夷"是古代的一位贤人,以廉洁自律著称
绛守居园池 绛县是古地名,曾是藩镇的领地。 牧守优待文士,儒雅之士受到优待。 山水迂回曲折,园池坐落在旷达之处。 雄浑历数晋魏,揖让彰显唐虞之治。 世事久远民俗逐渐流变,诉讼案件繁多古道渐显疏漏。 四周环列许多馆墅,原野荒凉已变成废墟。 岁月漫长年景凄凉,兵乱之后只剩残垣断壁。 回旋涟漪复又亭台楼阁,花萼飘落悬挂在堂上。 祓禊引流觞,宾宴中听闻鼓竽声。 锦香点缀小径溪边,琅玕环绕庭院四周。
潞公轩 极目翔原晋代秋,剪桐封弟自成周。 兴亡不镇山河固,今古惟搬岁月流。 远树似招行客至,高风犹记昔贤游。 徘徊对坐松林晚,万壑奔泉响碧秋。 逐句释义: 1. 极目远眺,遥想晋朝之秋景。潞公:指唐代名臣裴度的字。 2. 自成周:意指裴度被封为魏国公的荣耀,源于晋朝时期。 3. 兴亡不镇山河固:比喻世事变迁,但山河依然稳固如初。 4. 今古惟搬岁月流:指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替
生卒年不详。 字陪之。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敬宗宝历二年(826)时为舒州属吏。 武宗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是年赋有《和主司王起》诗。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五、安徽潜山石牛洞题名。 《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
元高昌人,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字世玉。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 顺帝至正中,为泉州路达鲁花赤。 考求图志,搜访旧闻,成《清源续志》二十卷。 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工诗。 有《世玉集》。 生卒年:?-
包何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唐代诗人: 1. 生平与成就 - 基本信息:包何,字幼嗣,生于润州延陵(今江苏无锡),其家族背景显赫,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他与兄长包佶同以诗艺闻名,时人并称“二包”。 - 登进士及仕宦:包何在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考中进士,此后仕途顺利,曾历任起居舍人等职。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可谓丰富而精彩。 2. 文学贡献 - 诗歌特色:包何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