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岩几日桃花雨。依稀流水章桥去。只恐到天台。误通刘阮来。
玉堂开绮户。不隔尘寰路。休认避秦人。壶中别有春。
蒙岩石刻
桃花雨中流转章桥之约
- 诗歌全文
蒙岩几日桃花雨。依稀流水章桥去。只恐到天台。误通刘阮来。
玉堂开绮户。不隔尘寰路。休认避秦人。壶中别有春。
- 词语解释
- 蒙岩:指蒙山的岩石,此处可能是指一处自然景致或地名。
- 桃花雨:形容春雨绵绵不断,如同花瓣飘落一般,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 流水章桥:形容河水流动的声韵与桥梁的轮廓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美妙的声音和视觉画面。
- 天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居所,常被用作比喻理想的境界或地方。
- 避秦人:避免像秦始皇那样的统治,可能指的是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生活态度。
- 诗词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仙境。首句“蒙岩几日桃花雨”描绘了一幅春天里蒙山岩石上桃花盛开的画面,桃花雨如同花瓣飘落一般,给人以柔美之感。第二句“依稀流水章桥去”,则通过流水与桥梁的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动听的音乐画卷,让人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水流声和远处桥上的回声。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古代神话中神仙居所的向往。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也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
- 创作背景
元代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契玉立作为元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这首《菩萨蛮 蒙岩石刻》便是契玉立以蒙山岩石为背景创作的一首词作。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神话的引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 名家点评
此词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契玉立高超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审美倾向和文化风貌。词中的自然美景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主题,至今仍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启示。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历史和神话的关注和思考,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 相关诗句
- 只恐到天台: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 误通刘阮来:暗示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 玉堂开绮户:描绘了一座华丽的宫殿,象征着富贵和权力。
- 休认避秦人:意味着不要逃避现实,而是要勇敢面对和追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