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收《赠米都知》诗一首,不载其名。
近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疑为梁肃,不确。
按梁补阙,应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
入宋,历官秘书郎直史馆、右拾遗、绵、眉二州通判。
宋太祖开宝间,以左补阙兼知大理正事。
后出知苏州等地。
宋太宗雍熙中,为右补阙,仕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
事详《宋史》本传。
《赠米都知》诗出《南部新书》卷癸,应为其两次官补阙时作。
《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生卒年:?-?
《全唐诗》收《赠米都知》诗一首,不载其名。
近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疑为梁肃,不确。
按梁补阙,应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
入宋,历官秘书郎直史馆、右拾遗、绵、眉二州通判。
宋太祖开宝间,以左补阙兼知大理正事。
后出知苏州等地。
宋太宗雍熙中,为右补阙,仕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
事详《宋史》本传。
《赠米都知》诗出《南部新书》卷癸,应为其两次官补阙时作。
《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生卒年:?-?
不把清吟换好官出自《赠米都知》,不把清吟换好官的作者是:梁补阙。 不把清吟换好官是唐代诗人梁补阙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把清吟换好官的释义是:不把清吟换好官:不愿以清高的吟咏换取高官厚禄。意指诗人不愿为了做官而放弃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不把清吟换好官是唐代诗人梁补阙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把清吟换好官的拼音读音是:bù bǎ qīng yín huàn hǎo guān。
贪将乐府歌明代出自《赠米都知》,贪将乐府歌明代的作者是:梁补阙。 贪将乐府歌明代是唐代诗人梁补阙的作品,风格是:诗。 贪将乐府歌明代的释义是:贪将乐府歌明代:贪图享受地将乐府(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中的歌曲视为明证或象征。 贪将乐府歌明代是唐代诗人梁补阙的作品,风格是:诗。 贪将乐府歌明代的拼音读音是:tān jiāng lè fǔ gē míng dài。 贪将乐府歌明代是《赠米都知》的第3句。
圣时流落发衰残出自《赠米都知》,圣时流落发衰残的作者是:梁补阙。 圣时流落发衰残是唐代诗人梁补阙的作品,风格是:诗。 圣时流落发衰残的释义是:“圣时流落发衰残”意指在盛世时期流离失所,头发稀疏,容颜衰老。这里的“圣时”指的是美好的时代,而“流落”则表示流离失所,生活困顿。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美好时代却遭遇不幸,年华逝去,身体衰弱的境遇。 圣时流落发衰残是唐代诗人梁补阙的作品,风格是:诗。
供奉三朝四十年出自《赠米都知》,供奉三朝四十年的作者是:梁补阙。 供奉三朝四十年是唐代诗人梁补阙的作品,风格是:诗。 供奉三朝四十年的释义是:“供奉三朝四十年”意指为三位皇帝服务了四十年。 供奉三朝四十年是唐代诗人梁补阙的作品,风格是:诗。 供奉三朝四十年的拼音读音是:gōng fèng sān cháo sì shí nián。 供奉三朝四十年是《赠米都知》的第1句。 供奉三朝四十年的下半句是
注释:供奉皇帝三朝四十年,圣明的时代流落我头发已衰老。 贪恋乐府的诗歌歌颂明朝,不想把清丽的吟咏换来好的官位。 赏析:这是一首自述诗,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情绪,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供奉三朝四十年”,写诗人侍奉皇上的时间之久和职位之高。诗人一生侍奉皇帝三朝(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时,武后当政时),长达四十年。这四十年中,他为皇帝服务,竭尽忠诚。
《全唐诗》收《赠米都知》诗一首,不载其名。 近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疑为梁肃,不确。 按梁补阙,应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 入宋,历官秘书郎直史馆、右拾遗、绵、眉二州通判。 宋太祖开宝间,以左补阙兼知大理正事。 后出知苏州等地。 宋太宗雍熙中,为右补阙,仕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 事详《宋史》本传。
《全唐诗》收《赠米都知》诗一首,不载其名。 近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疑为梁肃,不确。 按梁补阙,应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 入宋,历官秘书郎直史馆、右拾遗、绵、眉二州通判。 宋太祖开宝间,以左补阙兼知大理正事。 后出知苏州等地。 宋太宗雍熙中,为右补阙,仕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 事详《宋史》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