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川嘉定人,字公石,一字鸿渐,号颐山。
弘治十八年进士。
历吏、兵二科给事中。
乞假去。
世宗即位,起故官。
屡疏言应防止正德时奸邪夤缘复用。
历兵科都给事中。
嘉靖初,大礼议起,伏阙力争,受廷杖除名。
卒于家。
万历初,赠太常少卿。
有《颐山诗话》。
生卒年:?-?
明四川嘉定人,字公石,一字鸿渐,号颐山。
弘治十八年进士。
历吏、兵二科给事中。
乞假去。
世宗即位,起故官。
屡疏言应防止正德时奸邪夤缘复用。
历兵科都给事中。
嘉靖初,大礼议起,伏阙力争,受廷杖除名。
卒于家。
万历初,赠太常少卿。
有《颐山诗话》。
生卒年:?-?
诗句翻译: 竹杖纶巾避俗翁,闭门终日坐高松。 译文: 我以竹杖、纶巾为饰,避开尘世的喧嚣,整天坐在高高的松树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隐居的高士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追求。"竹杖纶巾"是一种古代隐士常用的装束,象征着他们的超脱与清高。而“闭门终日坐高松”则描绘出了他们远离尘嚣、静心修身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高尚情操
绝句二首·折竹声乾万壑虚 折竹声干万壑虚,晚风江上有归渔。 闲来只共梅花笑,雪里何人到草庐。 注释: 折竹声干万壑虚,晚风吹过,江面上传来竹的折断声,声音干涩而深沉,仿佛回荡在深深的山谷之中。晚风轻拂,江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渔民们归来的身影在水中若隐若现,他们欢笑着,享受着劳作后的宁静时光。 闲来只共梅花笑,雪中漫步,独自欣赏着梅花盛开的景象。梅花傲骨清香,即使在寒冷的雪天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23年创作的。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作者拜访印上人故居的场景,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印上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振策当年诣远公,袈裟相见坐从容。 - 振策当年:指当年骑马去拜访印上人。 - 远公:即慧远大师,东晋著名高僧,常住于庐山。 - 坐从容:坐得非常自在,不拘束。 2. 向来弹指空千劫,今日低头礼万松。 - 弹指:佛教语,表示时间短暂。 - 空千劫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雪后江边晨暮景色图:百里江山,同是白雪覆盖,蓬草满山,一片洁白,天地间浑然一色;江流曲折,两岸峰峦起伏,迷迷茫茫,哪里还分得清是西岸还是东岸呢?下片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答案】 译文:万里江山积雪皑皑,茫茫苍翠之中,哪能辨出西与东来?乘船不怕那溪水险恶,拂晓迎着南风归去
明四川嘉定人,字公石,一字鸿渐,号颐山。 弘治十八年进士。 历吏、兵二科给事中。 乞假去。 世宗即位,起故官。 屡疏言应防止正德时奸邪夤缘复用。 历兵科都给事中。 嘉靖初,大礼议起,伏阙力争,受廷杖除名。 卒于家。 万历初,赠太常少卿。 有《颐山诗话》。 生卒年:?-
余士奇并非一位诗人,而是明朝的一位进士和官员。余士奇字才伯,是明代东莞人,他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进士,并曾担任过教谕、分校河南等职。 余士奇的仕途并不涉及诗歌创作,他的生平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和行政工作上。他在任内建治官邸,为后来的安徽宁国府知府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成就与诗歌创作并无直接关联。此外,余士奇在任职期间因疾病去世,他的遗爱祠至今仍位于安徽祁门县五里牌。
吴扩是明代诗人。 吴扩,字子充,出生于明苏州府昆山,是一位以布衣之身游历缙绅间的诗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以其独特的个性和经历影响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 吴扩的生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遍游南北”。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这一生活态度。他在嘉靖年间避倭乱居金陵,其间曾遍访南方各省,直至晚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这种游历的经历使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吴本泰,字美子,号药师,是明朝的诗人。以下是对吴本泰的介绍: 1. 生平简介:吴本泰,字美子,号药师,生于明浙江钱塘,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文学造诣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明亡后的动荡与流亡,最终在秋雪庵附近买下庄园闭门读书。 2. 作品成就:吴本泰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厚的艺术底蕴。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哲理意味。 3. 个人品格
明四川嘉定人,字公石,一字鸿渐,号颐山。 弘治十八年进士。 历吏、兵二科给事中。 乞假去。 世宗即位,起故官。 屡疏言应防止正德时奸邪夤缘复用。 历兵科都给事中。 嘉靖初,大礼议起,伏阙力争,受廷杖除名。 卒于家。 万历初,赠太常少卿。 有《颐山诗话》。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