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域是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情感体验。何士域(1584—1642),字文起,号耿庵,是新会人。熊祥的长子,他在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贡生,后官至湖广新宁知县。他的作品集有《珠树堂遗稿》、《烟霞清史》,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何士域的诗作中,“感怀”是其代表作之一,例如:“步出北郭门,遥望北邙土。多少锦绣人,孤坟茫无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生命的哀思以及对人间世事无常的感慨。在另一首名为《秋日玉台寺同智公并社中诸子分得天字》的诗中,描绘了秋天景象和寺庙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何士域的诗作还涵盖了其他题材,如《吊厓山·惆怅南浮日》、《感怀·步出北郭门》等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个人情怀的抒发。
尽管历史已久远,但何士域的诗歌作品依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通过他的诗篇,不仅可以了解到明朝晚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还可以体会到诗人本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宇宙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