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屩攀灵境,云霞别有天。
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边。
叶落烦僧帚,花飞点客筵。
石桥归路暝,凉月澹疏烟。

蹑屩攀灵境,云霞别有天。

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边。

叶落烦僧帚,花飞点客筵。

石桥归路暝,凉月澹疏烟。

注释:

蹑屩攀灵境:踮起脚尖登上了仙境。蹑屩(niè xiè),踮起脚尖走路。

云霞别有天:形容景色非常美丽。云霞,云彩和霞光。

鸟啼红树里:鸟儿在红色树叶中啼叫。红树,指枫树。

人在翠微边:人站在翠绿的山色中。翠微,指山色青翠如绿色轻纱。

叶落烦僧帚:叶子落下了,僧人扫也扫不完。

花飞点客筵:花瓣飘落在客人的宴席上。

石桥归路暝:石桥上的路已经昏暗。

凉月澹疏烟:淡淡的月光与朦胧的雾气相互交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写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全诗以描绘秋日玉台寺的景色为主,通过诗人的观察,展现了一个幽静、美丽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首联“蹑屩攀灵境,云霞别有天。”描述了诗人攀登到仙境的情景,云霞映照着天空,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云霞比作天界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颔联“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边。”则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鸟儿在红色的树林中欢快地歌唱,人们则站在绿色的山色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里,诗人用“翠微”一词来形容山色,既形象又传神,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青山之中。

颈联“叶落烦僧帚,花飞点客筵。”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虽然落叶无法被清扫干净,但花瓣却能飞落在宴席上,为宴会增添了一份雅致。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叹。

尾联“石桥归路暝,凉月澹疏烟。”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诗人站在石桥上回望回家的路,只见天色渐暗,淡淡的月光与朦胧的雾气相互交织,让人感到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他以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淡然处之。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使他成为了后世许多文人所仰慕的对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