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广东南海人,字季美,号白岳山人。
万历末诸生。
性好游。
家富饶,筑虹冈别业于城北,宾客到门,不问贵贱,无不款接。
诗遒劲清雄,与欧必元、韩上桂、林枝乔、刘克浪等结诗社。
善画墨竹,得苏轼法。
著有《虹冈漫录》、《白岳山人集》。
生卒年:1559-1617
明广东南海人,字季美,号白岳山人。
万历末诸生。
性好游。
家富饶,筑虹冈别业于城北,宾客到门,不问贵贱,无不款接。
诗遒劲清雄,与欧必元、韩上桂、林枝乔、刘克浪等结诗社。
善画墨竹,得苏轼法。
著有《虹冈漫录》、《白岳山人集》。
生卒年:1559-1617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性懒逢迎渐少 - 性:性格,性情。 - 遇:遭遇,对待。 - 迎:招待、接待。 - 渐:逐渐地、渐渐的。 - 少:减少。 - 整句译文:性格懒惰,不轻易与人来往,因此遭遇也逐渐减少。 2. 山深幽趣偏多 - 山深:形容山林深处,景色幽静。 - 幽:幽美,幽静。 - 趣:乐趣。 - 整句译文:在山中,能发现更多的幽美乐趣。 3. 呼童移花移石 - 呼:呼唤,叫唤。 -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初春游环谷》。全诗如下: 岭南地暖三阳早,春入郊原美芳草。 携筇步出郭北门,和风丽日春光好。 无客同游唯两儿,大儿矫健能追随。 小儿九龄好游嬉,飞扬跋扈挈人衣。 旧卜山庄在环谷,峻岭层峦多古木。 巉岩怪石出清泉,错落名花间修竹。 我来汲水试新茶,团团碧露覆黄芽。 甘冽令人清神骨,中泠石井徒尔夸。 啜罢低回陇亩侧,指点艰难是稼穑。 荒冢松柏易摧残,往事兴亡同叹息。
山园漫兴 石上流泉饮鹿,云中茅屋鸣鸡。 幽人策杖何去,采药菖蒲寺西。 注释: 山园:即山中的园子。漫兴:随意吟咏。 石上流泉饮鹿:指泉水从石头上流下来滋润着鹿群。 云中茅屋鸣鸡:形容云中的茅屋发出鸡的啼叫声。 幽人:指隐居山林的人。策杖:拿着拐杖。 何去:去哪里。 采药:采集草药。 菖蒲:一种香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生活画面,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首句“石上流泉饮鹿”
【注释】 少年轻薄何去:指年少时与妻子情爱不专。何去,何往、何处。几载音书未通:几年里书信往来断绝。 江头朝朝暮暮:形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江边送别妻子的情景。朝朝暮暮,朝夕。愁中雨雨风风:形容在悲伤忧愁之中,像风雨交加一样无法排解。 【赏析】 又名《捣衣曲》、《秋捣衣》、《捣衣诗》。此诗写一位闺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首句“少年薄倖何须去”,点出了诗人与丈夫之间的感情基础
【注释】 山园漫兴:在山上的园子里随意作诗。漫兴:即兴之作,不拘形式的诗歌创作。 僧来:僧人来访。有时:偶尔。鸣磬:敲击法器的声音,佛教徒用以报时、礼拜或诵经。有时鸣磬:即时不时地击磬,暗示诗人心境宁静。 客去:客人离去。经旬(shēn):十天。闭关:闭门谢客。指闭门谢客,不再接待宾客。 飞泉:瀑布。百道:形容飞泉如百条银练悬空而下。落落:高峻、孤峭的样子。 秋风:秋日之风。落落千山
注释:重阳节时,荒凉的郊外极目望去,只见满山的霜叶尽染红光。古墓垒垒,每年重阳这天都有悲风哀嚎。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诗中描写了重阳节的景色,通过“九日”这一节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全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缅怀之情
【注释】 峡山:指四川峨眉山。飞来寺:即报国寺,为峨眉山的名胜古迹,相传为唐朝开元年间僧人普贤所建,因普贤是随佛经从印度飞来,故名。 闻:听说。 始:才。 合:会聚。 猿声:山中猿猴叫声。 纷:众多的样子。绝壁:陡峭的峭壁。 僧梵:指和尚诵经的声音。度:穿过。 空王宇:佛教用语,意为“空”的境界,即佛教所说的“涅槃”。出世心:出家修行之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报国寺的情景
山园漫兴 绕屋桑田百亩,当门松树千株。 墙东墙西蝴蝶,山北山南鹧鸪。 注释: 绕屋桑田百亩:环绕在房屋周围的桑树有百亩那么大。 当门松树千株:门前有上千株的松树。 墙东墙西蝴蝶:指墙头和墙角飞来飞去的蝴蝶。 山北山南鹧鸪:指山的北面和南面的鹧鸪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全诗四句,写景细腻生动,富有情趣。首句“绕屋桑田百亩,当门松树千株”,以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
【译文】 山园里,石上风吹动薜荔,花门下雨滑苍苔。 新蝉的叫声刚停又响起,傍晚的鸟儿飞去又回来。 【注释】 山园漫兴:指诗人在山园中随意吟咏之作。 石上风摇薜荔(bìlì):薛荔是一种植物,生长在石头上,风摇动它。 花门:即花门洞,是古代宫殿或庙宇的门。 苍苔:青绿色的小草。 新蝉响断还续:新蝉的声音刚停止,又继续发出声音。 暮鸟:傍晚的鸟。 复:又。 赏析:此诗描写了夏日山园中的景色
明代诗人叶子奇,字世杰,号静斋,是元末明初的大学者和杰出的诗人。 叶子奇出生于浙江龙泉,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涉猎广泛的学术领域,包括天文、历法、博物学、哲学、医学及音律等。这种跨学科的学习经历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独到的见解
明广东南海人,字季美,号白岳山人。 万历末诸生。 性好游。 家富饶,筑虹冈别业于城北,宾客到门,不问贵贱,无不款接。 诗遒劲清雄,与欧必元、韩上桂、林枝乔、刘克浪等结诗社。 善画墨竹,得苏轼法。 著有《虹冈漫录》、《白岳山人集》。 生卒年
朱同(1338年—1385年),字大同,号紫阳山樵、朱陈村民等,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生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具体介绍朱同的生平及其诗歌特色: 1. 生平经历 - 家世与早年:朱同是明徽州府休宁人,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父亲朱升也是一位学者,这为朱同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 科举及官场生涯:朱同在明朝洪武年间举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