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勉,原名李敏,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464
明河南襄城人,字公勉。
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
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少数民族,还巡按京畿。
宪宗时巡抚大同,累官户部尚书。
始倡北方夏秋二税折银。
里居时筑室紫云山麓,聚书数千卷,与学者讲习。
天顺七年十二月卒,谥恭靖。
生卒年:?-1464
公勉,原名李敏,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464
明河南襄城人,字公勉。
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
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少数民族,还巡按京畿。
宪宗时巡抚大同,累官户部尚书。
始倡北方夏秋二税折银。
里居时筑室紫云山麓,聚书数千卷,与学者讲习。
天顺七年十二月卒,谥恭靖。
生卒年:?-1464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想。首二句点明时间与地点。“朝发盘塘坳”表明了出发的时间,“夕望平阳郭”则表明了到达的时地。颔联以“江空雨冥冥”“无风客帆落”两句描写眼前之景,描绘出一幅江水茫茫、风雨交加、客船停泊的画面。颈联中“江空”、“雨冥冥”写出了天气恶劣,“无风”二字则写出了风力不大。尾联则通过“江空”和“雨冥冥”进一步衬托了舟行途中的艰难险阻。 【答案】
【解析】 题流口吴逸人山居:题写在流口吴逸人山居。题,是题写的意思,这里指书写;流口,地名,今属江西吉安市泰和县万合镇;吴逸人,作者的朋友;山居,隐居之地。 岩泉鸣翠微,流口旧渔矶。 岩间泉水潺潺,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琴声悠扬在山间的小路上。岩,岩石;泉,山间的泉水;鸣翠微,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琴声悠扬在山间的小路上;翠微,青翠的山峦。 市远修琴去,云深采药归。 远离闹市,我只好弹起琴去消愁
送金景茂之凤阳 骢马紫丝缰,征人向凤阳。 天形入淮泗,树势引濠梁。 古亳元汤业,新丰本汉乡。 皇陵瞻王气,盘郁一苍苍。 注释: 1. 送金景茂之凤阳 - 这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诗人为友人送行的情景。 2. 骢马紫丝缰 - 指的是一匹骏马和缰绳,象征着朋友即将远行。 3. 征人向凤阳 - 指即将前往凤阳的征人。 4. 天形入淮泗 - 比喻凤阳地势如天上的云彩般壮观。 5. 树势引濠梁
【注释】 草阁:指简陋的茅屋。春浦:即春天的江水,泛指江上。蓬扉:蓬草编成的门户,借指茅屋。曙鸦:拂晓的乌鸦。水明残夜月:残夜的水光中映着月光。云傍隔溪花:云彩傍近隔着溪流的花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美景的小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春天的清晨,以及在这样一个时刻,他所看到的景色,并表达了他的感悟和情感。 首句“草阁临春浦”,点出作者居处,交代了时间——早春。“临”字写出草阁的静谧
明河南襄城人,字公勉。 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 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少数民族,还巡按京畿。 宪宗时巡抚大同,累官户部尚书。 始倡北方夏秋二税折银。 里居时筑室紫云山麓,聚书数千卷,与学者讲习。 天顺七年十二月卒,谥恭靖。 生卒年:
李士悦是明代的诗人。李士悦,字端球,号青莲居士,是明代著名的文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成就在历史上都留有痕迹。 李士悦生于明代,字端球,是广东番禺人。他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据《明张乔莲香集》记载,李士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上也得到了后世的认可。 李士悦的诗作主要收录于各种古籍之中,如《明史》和《明文海》。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
明代诗人李士濂,字匪何,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李士濂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家族背景。他是程乡(今梅州)人,其兄长是李士淳。据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三所载,李士濂的生平与成就被详细记载。李士濂自幼聪颖,好读书,九岁便能够作文,并有《理情赋》流传于世。这一成就显示了他早年文学才华的显著。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和才能,使他在明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