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余,一字浚明,号贞山。
嘉靖五年进士。
官工科给事中,敢直言。
以争张福(旧作“张福达”)狱,下诏狱廷杖。
寻上疏论张璁、桂萼专擅朝事,谪贵州都镇驿丞,迁永新知县,以念母乞归。
有《左传附注》、《春秋胡氏传辨疑》、《左氏春秋镌》、《陆子余集》。
生卒年:1494-1551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余,一字浚明,号贞山。
嘉靖五年进士。
官工科给事中,敢直言。
以争张福(旧作“张福达”)狱,下诏狱廷杖。
寻上疏论张璁、桂萼专擅朝事,谪贵州都镇驿丞,迁永新知县,以念母乞归。
有《左传附注》、《春秋胡氏传辨疑》、《左氏春秋镌》、《陆子余集》。
生卒年:1494-1551
【注释】答朱佥事:作答朱佥事。惨淡:凄清冷落。识:识别。岁星: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即“太白”。扬子:扬雄,字子云,西汉人,以赋名世,与司马迁同时。屈原:战国时楚国诗人,《离骚》为其代表作。勒铭:刻石为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答一位姓朱的朋友的诗。全诗四十六字,首句起得沉郁,二句写得悲凉,三至七句写得慷慨激昂,八句写自己年高多病,潦倒漂泊,不如意之人生。末两句是全诗主旨,也是全诗警策。
诗句如下: 汉上春风吹驿舟,汉南箫鼓作春游。 译文: 春天的微风从汉水上吹过,吹拂着停靠在驿站上的船只;远处传来汉南的笙歌和欢快的鼓声,仿佛是在举行春天的游乐活动。 注释: “汉上”指汉水上游,“驿舟”指停泊在汉水上的小船。“汉南”指汉水的南部地区,“箫鼓”指古代乐器箫和鼓,这里泛指音乐和舞蹈。“春游”指春天里出游赏景的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汉水上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关键词语的意思;概括诗句内容;结合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点,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并组织答案,同时要关注题干中的要求,如本诗的标题“上饶道中”,要求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本题要求赏析这首诗的内容、语言、思想情感。 (1) 首句“桃花参差柳叶多,新雨滩头生绿波”描写了春天江南水乡的景色
【注释】: 十载台郎滞尔身,白头重作岭南人。 十年的时间在台郎任上被耽搁了;头发已经白了,又回到了岭南(广东一带)来当教谕。 祗(zhī)缘汲黯忧时切,不信虞翻骨相屯。 只是因为汲黯担心国家大事的忧虑切;不相信虞翻的骨骼相貌会有什么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陈太仆蔡谪教海阳六首中的第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第一、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生活。“台郎”指御史台的官员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鳄溪南望海云生,韩山花开千树明。 注释:在鳄溪的南面望去,可以看到海云正在生成;而韩山上的花盛开,仿佛形成了一片明亮的花海。 - 玉序横经周柱史,鹄袍端拜鲁诸生。 注释:一位官员穿着华丽的礼服,手持《春秋》,正在为周朝的历史作注解。另一位官员身穿黑色的衣服,跪拜于鲁国的众多学生之前,向他们传授知识。 - 赏析:本诗是明代诗人陆粲创作的一首送别之诗
诗句释义:在蛮族地区,千嶂重叠,猿猴的啼叫此起彼伏;我在海畔孤城下骑马而过。 译文: 在蛮族地区,有层层叠叠的山峰,山中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我在海畔的孤城中骑马而过。回头望去,泷江更向南流了,月光照耀下,我听着夷族的人们唱着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塞诗人在蛮荒之地送别友人的场景。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着连绵不断的山脉和孤城的景色,内心难免产生孤独与哀愁的感觉。他回首眺望远方
【注释】: (1)斗酒别城闉(yín银):以一杯美酒为别,饯送顾参军到都匀。 (2)天风吹马群:指风起时,马匹奔腾如群。 (3)落月度山箐(jīng清):月亮从山间树林中穿行而过。 (4)野人迎使君:当地百姓迎接贵客。 (5)地远多暇日:远离家乡,有很多空闲时间。暇,闲暇,空闲的时间。 (6)楼高宜望云:高楼可以眺望天空中的云彩。 (7)解蛮语:懂得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 (8)作参军
郑卿歌 君不见闽中郑卿湖海客,十年跨马燕京陌。 公车昨献三千牍,玉陛新投万言策。 词章翰墨清朝珍,何况相术称绝伦。 阅人千百一无失,往往高谈惊缙绅。 古来能相各有名,近代无过袁四明。 伊昔抱艺王门上,轩眉抵掌何雄壮。 龙颜真人四尺须,虎头将军一品相。 君臣际会岂偶然,遗事流传定非妄。 郑卿绝学自天授,著书且欲排荀况。 长安公卿走相问,门外日高车几两。 我初识面自南省,三百人中见英宕。
【注释】李侯:指李广。李广为西汉名将,有“飞将军”之誉。皭然:洁白貌。藜苋:野菜。膏粱:肥肉和甜酒。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长安县南。柏叶:柏子仁。首阳:山名,在今河南济源西北。薇蕨:两种野菜。官厨:官府厨房。廪米:仓库里的粮食。糜薄:吃粗粮。苦犹咽:很苦。首阳薇蕨甘如饴:首阳的薇、蕨虽然很苦,但比蜂蜜还甜。豪酋悍吏俱惕息:豪绅强暴的官吏都畏惧了。盘餐:盘盛的饭食。案:桌。苍生:百姓。炯炯
【注释】:蔼蔼都城内:都城,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乙未岁,元稹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 甲第开中逵:甲第,即公馆、官府的住宅;逵,四通八达的道路。指宰相府邸。 赫赫相国门:显赫的宰相衙门。 杂遝贤豪驰:贤豪,指有才能和气节的人。杂遝,繁多。驰,奔走。指贤能之人纷纷来谒。 五更中扉辟:五更,指天刚破晓的时候。指宰相府的门开了。 来者肩相差:来人,指那些求见的人。肩,肩膀。指求见的人肩膀挨着肩膀
陈子随是明代诗人。 字嘉吉,生于明末清初的南海(今属广东省),是广东南海人。他出身于一个仕宦之家,其兄陈子壮曾官明吏部右侍郎,因起兵抗清而殉国。陈子随本人也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与琴师,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但广东沦陷后,他流亡山泽间
陈迪祥并非明代诗人,实际上他是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的举人。陈迪祥的诗作收录在《明诗纪事》中,其代表作品有《怀友人读书诃林寺》、《初春邀诸固寅集小桃源》和《上巳泛江采兰》等。 陈迪祥,字之祺,是明代顺德人,他的一生经历了科举考试的成功与挫折,最终官至国子监博士、兵部司务。他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陈迪祥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余,一字浚明,号贞山。 嘉靖五年进士。 官工科给事中,敢直言。 以争张福(旧作“张福达”)狱,下诏狱廷杖。 寻上疏论张璁、桂萼专擅朝事,谪贵州都镇驿丞,迁永新知县,以念母乞归。 有《左传附注》、《春秋胡氏传辨疑》、《左氏春秋镌》、《陆子余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