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吉,原名黄守,明代诗人
黄守是明代的诗人。黄守,字元吉,号东阳山人,生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卒于隆庆二年(1568年)。他的生平资料和事迹在《明史》中有详细记载。
黄守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他的诗作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后人传颂不衰,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吉,原名黄守,明代诗人
黄守是明代的诗人。黄守,字元吉,号东阳山人,生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卒于隆庆二年(1568年)。他的生平资料和事迹在《明史》中有详细记载。
黄守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他的诗作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后人传颂不衰,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回崖列岫郁相连,兜率楼台际碧天。 飞鸟已还秋色里,疏钟犹在夕阳边。 溪桥缓辔官人马,野饭惟梢客子船。 记得宦游逢此景,披图不觉思茫然。 译文: 回崖列岫连绵不断,兜率楼台高耸入云霄。 鸟儿已经回到了秋天的景色中,稀疏的钟声依然在夕阳边上。 溪边的桥上缓辔慢走官员们和马,野地的船上只有漂泊者的炊烟。 记得那次宦游到此地时,打开画卷不禁陷入沉思。 赏析: 这首诗以燕文贵《秋山萧寺图》为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在送别一位名叫杨金的学士时所作的,诗中描述了杨金学士扈驾北伐的情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六师北伐绕龙城”,这里的“六师”指的是皇帝所率领的军队,而“龙城”则是指代皇帝所要攻打的敌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的军队正在向北进行北伐,绕着龙城行进。 第二句“遥羡词臣扈跸行”。这里的“词臣”指的是翰林学士,而“扈跸行”则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对皇帝出行的随从和保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黄守是明代的诗人。黄守,字元吉,号东阳山人,生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卒于隆庆二年(1568年)。他的生平资料和事迹在《明史》中有详细记载。 黄守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他的诗作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后人传颂不衰,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惟楫,明代浙江天台人,字说仲,是著名的诗人。 黄惟楫的诗作《夜思》和《题邸间壁》等篇目展现了他深邃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能力。他的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还包含了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例如,在《哭弟颐·其三》中,他表达了对远行的弟弟深切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触及读者的心灵
明代诗人黄榴,字樵溪,是南海人。 黄榴在文学领域内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峡山飞来寺》和《涓涓靡晦明》。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榴的生平经历丰富而独特,他曾在莆田担任知县,后因故离开。他的诗文创作深受当时文化的影响,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 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 乞养去。 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 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 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 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 工诗,有《存家诗稿》。 生卒年:15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