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北伐绕龙城,遥羡词臣扈跸行。
兵略曾从圯上得,檄书多向御前成。
黄沙白草云随马,画戟雕戈雪照营。
应想居庸关外路,东风归旆凯歌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在送别一位名叫杨金的学士时所作的,诗中描述了杨金学士扈驾北伐的情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六师北伐绕龙城”,这里的“六师”指的是皇帝所率领的军队,而“龙城”则是指代皇帝所要攻打的敌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的军队正在向北进行北伐,绕着龙城行进。
第二句“遥羡词臣扈跸行”。这里的“词臣”指的是翰林学士,而“扈跸行”则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对皇帝出行的随从和保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杨金)远望(皇帝)的车队行进,感到非常羡慕(仰慕、崇敬)。
第三句“兵略曾从圯上得”,中的“兵略”指的是军事策略,”圯上的黄石公” 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黄石公是一位智者,他曾经把兵法传授给刘邦。这里的意思可能是指自己曾在黄石公那里学到过军事战略。
第四句“檄书多向御前成”,这里的“檄书”指的是用于动员、号召群众的文告。这句话可能是指在皇帝面前,自己起草了很多关于战争的檄文。
第五句“黄沙白草云随马”,这句诗描绘了北方的沙漠景象。黄沙、白草和随风而行的白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一种雄浑、苍茫的感觉。
第六句“画戟雕戈雪照营”,这句诗描绘了军营的景象。雪地中的戟和戈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可能是因为积雪的原因导致的反光效果,使得原本暗淡的戟和戈变得明亮起来。
最后一句“应想居庸关外路,东风归旆凯歌声”,这里的“居庸关外路”可能是指通向居庸关的道路,”凯歌声”可能是指凯旋归来的欢呼声。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居庸关外的路上,想象着皇帝的军队凯旋归来的场景,那将会是多么的壮观和激动人心啊!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杨金学士扈驾北伐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壮阔的战争场面。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军队比作龙城,将皇帝比作词臣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宏伟场景。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如“黄沙白草”“画戟雕戈”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诗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