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质,原名杨文卿,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36,卒于公元1497
杨文卿,字子质,号鸥海,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1506年,卒于1558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文学方面贡献颇丰,尤其以其诗歌而闻名。
杨文卿自幼酷爱文史,对经史艺文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娴熟的掌握。在15岁那年,他已经通过科举考试,中了秀才,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高的荣誉。他在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应盐山知县之召,与宋宇、赵润等人纂修了第一部《盐山县志》,显示了他出众的政治和文学才能。
子质,原名杨文卿,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36,卒于公元1497
杨文卿,字子质,号鸥海,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1506年,卒于1558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文学方面贡献颇丰,尤其以其诗歌而闻名。
杨文卿自幼酷爱文史,对经史艺文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娴熟的掌握。在15岁那年,他已经通过科举考试,中了秀才,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高的荣誉。他在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应盐山知县之召,与宋宇、赵润等人纂修了第一部《盐山县志》,显示了他出众的政治和文学才能。
译文 凝视回澜的险处,看到中流的景象浑然一体。 狂风巨浪吞没日月,大雪激涛溅湿乾坤。 地势险阻三门关,天柱高耸如尊神。 行人多经过此地,应知此境令人魂牵梦萦。 注释 1. 三门砥柱: 三门是指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三座著名山峡(天目、仙霞、白沙),因其险峻而被视为天然的屏障,故称“砥柱”。 2. 寓目回澜处: “寓目”意味着凝视或注视,这里指站在三门之上远眺。“回澜”指的是水流在山峡间往复曲折
山行晓晴望砥柱 轻雷收宿雨,晓色媚新晴。 涧草随波绿,林花浥露明。 鸟衔云锦出,人在画图行。 望望天中柱,依稀接太清。 注释: - 山行:行走在山林之中,形容旅途劳顿。 - 晓晴:早晨晴朗的天气。 - 砥柱:指黄河中的三门峡石梁,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西北13公里处。 - 轻雷:轻柔的雷声。 - 收宿雨:结束了夜间的降雨。 - 晓色:早晨的阳光。 - 涧草:山谷中的小草。 - 随波绿
注释:传说中,炼丹炉是老子的。自从丹药炼成后,黄河的水都沸腾了起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炼丹术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的“炼丹炉”指的是古代道士用来炼制丹药的炉子,象征着神秘和超凡的力量。“云是老聃子”则表明诗人认为炼丹炉与老子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接着,诗中提到“一自丹药成,鼎沸黄河水”,意味着丹药炼成后,其强大的力量使得黄河之水沸腾起来,形象地描绘了丹药的神奇功效。全诗构思巧妙
【注释】 经:通过,经过。盐山废县:盐山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座古城,今为山东省广饶县。唐贞观年间废置,故址在今广饶县城东。青齐道:指古青州、齐州的道路。遗壤颓墉:指旧日的城墙废墟。四围:四面环绕。白露满田牛上冢,淡烟浮庙草钩衣:指秋天的景色。牛上冢,牛在坟头上吃草。庙前有一片草,人称“草钩衣”,意为野草丛生。客来都当瓦砾后:指战乱之后,人们来到这里重建家园。鹤来岂止人民非:指战乱之后
【注释】: 1. 草埋金马没铜驼:意指金马、铜驼都被草掩埋。 2. 《麦秀》:《麦秀两株》是一首古诗,出自汉代王褒的《圣主得贤臣颂》。 3. 聚铁何人成错误:聚集铁块的人犯了错。 4. 见汝欲摩挲:见到你就像抚摸一样。 5. 吼风泣雨萦愁剧:像怒吼和哭泣一样缠绕着忧愁。 6. 负燕冠雅受侮多:背负燕国的官帽遭受了太多的屈辱。 7. 我意转销作农器,买牛耕稼夕阳坡:我的意愿转变成农具
【注释】 1、郭林宗: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字林宗。 2、冥鸿:比喻隐居的人。 3、虞罗汉已终:《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高帝过沛,因留饮,酒酣,从容谓吕后曰:‘沛公今去如失父母,我与夫人(指吕雉)更理之(即改立太子),不然,天下有变,其为戚祸不小。’遂立刘盈为皇太子。” 4、仙舟:神话中乘船上天的神仙。 5、寒蛩:蟋蟀。 6、碑欹有字腰垂断:墓碑倾斜,上面的文字已经脱落。 7、折巾
诗句解读 1 车马翩翩送汝行,离愁遽逐海云生。 - 车马(指送行的车辆和马匹)翩翩(形容车马行进时的轻快和优雅)。 - 汝行:你将要出发去的地方。 - 离愁(离别的忧愁):愁绪随着海云一起升腾。 - 海云生:海天相接之处,云雾缭绕。 2. 三杯篱落菊花节,一路蛩螀豆叶声。 - 篱落(篱笆):这里用作动词,指的是在篱笆上采摘或摘取菊花。 - 菊节:即菊花节,一种庆祝秋天到来的节日。 -
晓发京都 俗吏曾随计吏来,可堪复别凤城隈。 清时自辟公孙阁,此日虚经郭隗台。 夹路笙簧山鸟哢,向人颦笑野花开。 倚风南望沧江渺,拟上高堂寿一杯。 注释: 1. 俗吏曾随计吏来:指自己曾经是世俗的官吏,后来被提拔为有才学的官员。 2. 可堪复别凤城隈:意思是说,再次告别凤城(指京城)令人心酸。 3. 清时自辟公孙阁:意指自己曾经在清廉的时代中担任官职,创建了公孙阁。 4. 此日虚经郭隗台
旧沧州铁狮二首 独倚遥空据道周,颓墉顽铁两悠悠。不辞瓦石形应丑,为换人民恨未休。沆瀣饮残犹枵腹,烟云压重自昂头。真成久视仙人分,看尽豪华逐水流。 注释:独自靠着高耸的铁狮,俯瞰着整个沧州。那些颓垣断壁中,依然有顽铁在悠悠地生锈。我毫不嫌弃那些瓦块和石块,因为我知道它们丑陋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颗赤诚的心。这些铁石,曾经为了换取百姓的安宁而牺牲。尽管我的体内已经干涸,但依然能够昂起头颅。真正的成就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宿山寺遇雨》 独抗尘容过梵宫,残阳犹自拖微红。 黄牛下坂前溪雨,绿竹摇窗曲径风。 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涧地喉通。 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 译文: 独自走过寺庙,面对夕阳余晖,依然觉得有些落寞。 黄牛在山下小溪边饮水,绿竹摇曳着窗户旁的小路,一阵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 石头露出悬崖,山石的形状就像人的身体,水流从深深的山谷流来,穿过土地,流入大海。
黄鏊是明朝时期的诗人,字作庚,来自番禺。 黄鏊的诗作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他的代表作之一为《浮邱社怀赵太史》,此诗描绘了仙人居住的金鸡岭,以及与仙人相关的各种景致。黄鏊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